基于单元整合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创新策略研究——以乘法口诀整合教学为例

ads

基于单元整合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创新策略研究——以乘法口诀整合教学为例

尹雪娟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实验小学,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本文以“乘法口诀”为例,就以整合单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相关表格,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之间的规律;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的对比,发现所学知识之间的异同;也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单元整合;乘法口诀;教学策略

综观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单元中的知识都是以循序渐进的形式呈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块。但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习惯性的将这些知识拆分开来,以更小的模块进行讲解。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很难一时之间将知识联系在一起。那么应该如何使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呢?本文以“乘法口诀”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就利用相关表格、利用数形结合、通过图形对比和通过课堂练习四个具体的单元整合策略进行了探究。

  1. 利用相关表格,发现元素规律

表格的形式可以将数学元素的规律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在以单元整合的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相关表格,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元素之间的规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另外像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在阅读表格时可能也难以发现数学元素的规律,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就进行了单元整合,并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师: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口诀表,你知道少了哪几句吗?(教师为学生出示九九乘法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2×4=8

3×4=12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生:第一竖行那个应该是1×4=4;第二竖行应该是2×6=12;第四竖行不太清楚。

师:一四得四,同学们是怎么想到的?

生:竖着第一数列就是1乘以一个数,这个数从1到9依次往下数,所以到第四个就是1×4=4;第二个也是。但是第三个上面没有。

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用横向的手势进行比划,使学生发现了横向表格之间的规律。

于是学生就可以迅速的回答:4×4=16。

教师以列表的形式为学生直观的展示数学元素之间的规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1]

  1. 利用数形结合,探究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师在以单元整合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了解乘法的意义,在记忆乘法口诀时就容易出错。于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采取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

师:读了口诀,你怎么理解“三五十五”?

生:就是3×5=15。

生:就是计算公式。

……

由此可见,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的不清楚,于是教师做出了要求。

师:你可以用画图画,或者列算式,也可以用文字说明来理解“三五十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三五十五”。

反馈1:画图画:一组5个圆圈,画了3组。

师:你是如何理解“三五十五”的?

生:就是三个五相加。

反馈2:画图画:一组3个正方形,画了5组。

师:你是如何理解“三五十五”的?

生:就是五个三相加。

反馈3:列算式:3+3+3+3+3=15。

师:你是如何理解“三五十五”的?

生:就是五个三相加。

教师选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师:对比这些算式和图画,同学们觉得“三五十五”应该如何理解?

生:可以是三个五相加,也可以是五个三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探究乘法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最终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2]

  1. 通过图形对比,发现知识异同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对比,使学生发现知识的异同。例如在乘法口诀中,同样得数为十六,但是有四四十六,也有二八十六。像有的学生只关注结果,不关心过程,在进行应用题练习时,就直接应用了二八十六的口诀,忽视了还有一个四四十六,这样的思考就比较片面。因此教师在开展乘法口诀的教学时,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图形对比。具体如下:

师:画一画“二六十二”这句口诀。

反馈1:学生以6个正方形为一组,画出2组。

师:你认为“二六十二”是什么含义?

生:2个6相加或6个2相加。

师:还有一个得数为十二的乘法口诀,同学们知道是哪个吗?

生:三四十二。

师:那这个口诀应该如何画图呢?

学生画图。

师:对比两幅图思考一下,虽然得数都是十二,其表达的含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3个4或4个3,一个是2个6或6个2。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对比乘法口诀的含义,使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异同,了解了乘法口诀的本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也会更容易、更灵活的运用乘法口诀,最终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3]

  1. 通过课堂练习,夯实学习基础

教师在以单元整合开展数学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夯实学生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练习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就布置了不同的练习题。

练习一:现在请你在格子图上画,用小方格表示出“二六十二”这句口诀?(教师指定口诀要求学生练习图画。)

练习二:5个为一组的圆圈,图上共有8组。对应图画说出乘法口诀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含义?(锻炼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考察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练习三:一个正方形图画,其中有9个格子。说一说,这一图形对应的乘法口诀是什么?(以变式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

在不同形式练习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有趣的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充分掌握了乘法口诀的表达形式、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口诀的变形。

教师为学生设计形式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练习,促进了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最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单元学习效率。[4]

总之,单元整合更容易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促进学生从全局出发理解知识。因此,希望本文从发现元素规律、探究内在联系、发现知识异同、夯实学习基础四个方面,就整合单元、丰厚教学结构的策略进行的探究,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促进单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单元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水平,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雨翔.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J].教育界,2020,(23):23-24.

[2]毛彦霞.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43):116-117.

[3]吕玲玉.单元整合,有“备”无患——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19,(22):109.

[4]卜俊.循儿童视角探数学本质——基于“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理念下的单元整合[J].生活教育,2014,(23):70-72.

本文系浙江省规划立项课题《看见学生:真实情境下学生学习思维的呈现研究》(编号:2020SC075)的研究成果。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10 12:25
下一篇 2020-12-10 12: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