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路径

ads

浅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路径

李立云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圣幼儿园 266555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学习的预备阶段,也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新时期,社会各界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幼儿家长,对于幼儿教育既有特别的关注,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当然,幼儿教育本身质量的高低好坏,对于幼儿的学习及成长都会构成尤为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工作探索,指出了几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质量;提升;方法路径

 

引言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举例来讲,如果把人的一生发展比作是盖房子,人在幼儿时期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为自己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换言之做好幼儿教育,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可以为幼儿发展打下扎实“地基”,建好地基就能起“万丈高楼”。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幼儿家长越来越多关注和期待。当然,幼儿教育质量得以实现与提升,所依赖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幼儿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提供几条参考意见,以期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迎合幼儿天性 创设游戏情景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要能够巧妙地创设游戏活动,同时善于组织幼儿在参与活动之中获得快乐与成长,这既是所有幼儿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能力素养,也是迎合幼儿天性进而指导他们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幼儿比较贪玩,活泼好动。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游戏情景并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快乐的游戏活动之中,促进生长发育、智力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等。

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游戏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考量和目的倾向,来实施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教学策略。举例来讲,比如新时期学生大多家庭独生子/女,很多受到家长过分溺爱,独立意识、劳动意识等并不强,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并组织幼儿开展劳动游戏,比如组织学生到采摘园进行“采摘活动”,“我帮娃娃穿衣服”比赛,“喂娃娃吃饭”游戏等。基于以上游戏类教学活动设计,既迎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自然亲切,活泼生动,所能够起到的教学成效也比较明显。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结合笔者的教学观察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来看,关于孩子劳动问题,存在两张皮现象,即孩子劳动在园在家两个样。有些幼儿园教师比较重视幼儿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培养,比如在幼儿入园以后,老师教幼儿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和图书等等,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而且幼儿们也很听话、很配合,一个个都很勤快,也都是生活的“小能手”。然而,当幼儿回到家以后,却一个个变成了小懒虫,有些孩子是受自己依赖思想影响而凡事都让家长给自己弄,而更多情况下,笔者认为并不是孩子不会干,而是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的观念和方法出了问题,有的家长认为等以后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就会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越帮越忙,这些小事情索性自己直接处理就完事儿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以后成才了,请个人帮他处理这些生活琐事就可以了......。这些观念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幼儿家长的想法与认知,而各位幼儿家长不知道的是,做家务,让幼儿参与到劳动当中去,是引导和帮助孩子家里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绝佳办法,这种看似为了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其实从长远来讲并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所以,对于各位幼儿家长而言,也要转变观念,认可幼儿适当劳动的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设一些极具趣味性的劳动情景,指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到劳动当中,培养其良好意识与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1. 注重细节指导 培养良好习惯

正所谓“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幼儿教育阶段,对于幼儿的未来学习及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走出家庭,接触他人,感知集体,了解社会等等,同时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习惯都会在外部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由此来讲,幼儿教师要注重且善于给予幼儿细节的指导,着重于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总体来讲,一方面是从正面出发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同时还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来对幼儿的每个闪光点与小进步都要及时而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另一方面是从反面出发来校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幼儿的不良行为一旦出现要立刻施以适当而必要的惩罚,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而且是要被责罚的,当然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幼儿合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说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基于正面培养与反面校正的相结合,来进一步培养和规范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常来讲,幼儿良好的习惯体现在幼儿学习、做人、卫生、饮食等多个方面,幼儿虽然具有加强可塑性,但是自控力较差,所以教师应当在这些方面对幼儿做好细节指导,培养其良好习惯。

  1. 加强沟通交流 培养交往能力

幼儿走出家庭,进入校园,成为班集体中的一份子,此时此刻他们的交往有与成人的,比如与教师的交往,也有与同龄人的,比如幼儿同伴。这两种交往,代表了幼儿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于幼儿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他们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幼儿圆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才能够加你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为此,幼儿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幼儿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培养其交往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教师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要讲究语气语调,即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幼儿的话语和想法;其次要让幼儿明白,与其他幼儿同伴相处过程中要能够相互谦让,相互尊重与相互帮助,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

当然,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我们还依赖于一定的活动来进行,也就是说基于实践的活动,来让幼儿进一步认知交往的魅力,使其爱上交往,并实现交往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举例来讲,可以开展“小马运粮”的游戏,两个学生为一组,将球放在报纸上,两个学生分别抓着报纸的四个角然后从场地一端走到另一端,最终达到终点的队伍获胜,中途要讲究配合,不能把球掉落,如有掉落则需要从头开始,直到顺利达到终点。基于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既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游戏的快乐,也能够深刻感知什么是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为幼儿创造了沟通交流机会,有助于其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 密切联系家长 实现家校共育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幼儿园与幼儿教师的努力和贡献之外,还依赖于家长的力量与智慧。为此,我们要密切联系家长,促进家校共育的实现。具体来讲,一方面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幼儿家长的座谈交流,对幼儿园建设发展、家长与孩子的相处等方面提一些想法与建议,来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设计、组织和实施一系列亲子活动,比如“宝贝在哪里”,家长蒙住眼睛,幼儿拉着手唱着歌并围着家长转,家长根据歌声来辨别和寻找自己的宝宝等。基于家校共育,有助于将每一方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真正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贤.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03

[2]韦珠榕.学前儿童讲述能力的引领与提升[J].教师.2020(22):119-120

[3]王超敏.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规律及指导对策[J].读与.2020(28):284

[4]孙艳秋.浅谈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J].读与(中旬).2016(04):363-364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01 14:23
下一篇 2020-12-01 14: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