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之我见—以数与代数为例

ads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之我见—以数与代数为例

余丽蓉 李萍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课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课程衔接工作,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所以本文主要以数与代数为例,对中小数学教学的衔接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措施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会发现数学学习难度会加大,这样就会使得许多学生不适应,对数学学习兴趣减退,无法保证数学学习效果。中小数学教学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保证初中数学学习效果。因此这就显得中小数学教学的衔接至关重要。

1数学概念的衔接

数学概念形成到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现实、具体的事物理想化、抽象化以及单纯化,之后再上升到数学世界,二是数据概念的发展呈网络化以及体系化。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概念,具有较多的不定义的概念,且部分概念未一次性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以及理解能力逐渐提升,需要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延伸,这也是中小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对数学概念的归纳以及总结,将存在内在关联的数学概念构建成完整体系,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画一条数轴,引导学生说出自然数、零、小数和分数都在什么位置。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提出延伸问题:“零的左边应该是什么数?”“除了自然数、零、小数和分数以外,还存在别的数吗?”“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正方形应该在数轴的什么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了“数”,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认识新的“数”奠定了良好基础。

2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的衔接

数与式的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接触的是数的运算,进入到初中以后,就开始接触代数式的运算,使得学生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在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做好三点,即理解计算方法、概括计算规则、形成计算技能。从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到也存在部分代数内容,这样就加强了数的运算以及式的运算之间联系,因此在初中数与代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强化这方面的练习。例如教师用r、d、c、h来分别表示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圆柱体高,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圆柱体表面积,看看都可以列出哪些公式,然后再赋予字母r、d、c、h具体数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符号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公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算术法与代数法的衔接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算术法来解答应用题,进入初中以后,则要求学生运用代数法进行解题,但是有许多学生一时间却无法立即转变过来,这样就影响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代数法的讲解,并且帮助学生区别代数法与算术法,其中代数法是要题目中的未知量参与运算,用字母来表示未知量,并根据题意,利用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等式,求出最终的结果;算术法主要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明确已知量与未知量因果关系,将待求量的最终结果用列式表示,求出最终的结果。对此教师可以加强练习,强化学生对代数法的运用,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尽量选择易于用方程求解的练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转变代数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应用题:“小明家离学校5千米,放学后,爸爸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接小明,与此同时,小明从学校出发往家走,已知爸爸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爸爸与小明相遇时,爸爸走了多少长时间?”对这道应用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很难用算术法来解答,因此学生就会自然的想到用代数法来解决,在解答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代数法特点,更好的掌握代数法的用法。

4数学思维方法的衔接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在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学习的是常数和确定的数量关系,对于解答的问题,也是带有某些特殊数值的,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碰到的数学问题,没有固定、统一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以动态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动态思维方式训练,为初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再分析这道题,具体有三种解法,第一种方法可以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列出方程X(X+2)=323,求得解17,19,或者-17,-19;第二种方法可以设较大的奇数为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 ,列出方程X-323/X=2,求得解17,19,或者-17,-19;第三种方法设x为任意整数,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2x-1,2x+1,列出方程(2x-1)(2x+1)=323,列出方程X-323/X=2,求得解17,19,或者-17,-19。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能力。

总结:

做好课程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保证初中数学学习效果,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已经引进了相关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尤其是目前许多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出现学生的不适应,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对中小数学教学衔接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中小数学教学的衔接效果,从而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杜广彩,李俊传. 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实验方法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119-120.

[2]吕寻琛,宋清爽. 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时效途径和措施[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16-117.

[3]孙宏.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J]. 才智,2016(26):197.

[基金项目]: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教育研究课题《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以数与代数为例》(课题编号:YB2020-067)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31 09:21
下一篇 2020-12-31 0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