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四股桥中心小学 334700
摘要: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来看,每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都在不断攀升,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习惯以及学习习惯都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达到了600多万人次,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如果长期处于这一种生活状态,就会导致留守儿童的性格孤僻。不爱学习、逆反心理强、冲动、爱打架这样的不良行为习惯。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后期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教育;管理
引言:改革开放深入城镇,社会经济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大城市务工,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然而,背井离乡使其缺少儿童成长环节的参与,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空白,孩子的生活习惯问题日渐凸出。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对子女的关心,由于内心觉得亏欠孩子,因此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此外,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低,不讲求教育方法,导致留守儿童习惯养成存在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从实际来讲,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这给他们的成长发展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具体来讲,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习惯差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爱吃零食、偷进网吧、乱花钱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部分幼儿是存在的。这些不良习惯,会让幼儿的自控能力严重受损,变得懒散。
第二,行为品质差
除了生活习惯不佳之外,在日常的行为品质这个方面,不少留守儿童的表现也不好。比如撒谎是一些留守儿童的通病,在生活和学习中,部分儿童通过撒谎来掩饰自身的过错。此外,一些幼儿不爱护公物,甚至存在破坏公物的情况,这是极其需要重视的。
第三,学习习惯差
在学习方面,部分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说小话、做小动作,课后不做作业,或者是拖拉马虎不认真,部分学生还喜欢抄作业,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
二、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打开他们的心扉
教师是学生除父母外的第二个老师,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效应。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的原因,常常做出违反校规的事情,这部分学生有些是故意为之,有些是为了让别人注意到他。对此,老师要充分的了解留守孩子的内心思想,要用自己的温柔去打开孩子们的世界,这样留守孩子才能更多的信任老师,才会在自己遇到问题之后去求助老师,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等到学生真正接受了教师之后,教师再跟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了解他们产生不良习惯的背后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对症下药。在长期的交流相处下,就能慢慢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二)教师与家长携手,树立正确教育观
当班主任发现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应当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传递正确的教育方法,共同为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教师要转变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的教育思想,可以为其召开家长会,或者通过电话、联系手册建立沟通平台,与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及时进行沟通,使其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明确身教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家长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刻,教师也可为学生家长组织评比活动,使其教育思想得到提升,在评选中借鉴有效的教学模式,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提升在外家长对学生的关注,转变家长的溺爱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三)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创设教学的新模式
就目前的教学形势而言,留守儿童的心里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这种现象日益严重。而作为学校,我们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庇护所,应该出台相应的教学政策,定期召开讲座,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文化活动,能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用意和辛苦。有的乖孩子悟性较高,能带动周围孩子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创设教学的新模式。
(四)加强沟通化解留守儿童心理情绪
留守儿童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在一些时候是因为心理情绪导致的,比如没有得到父母关爱,在仅有的相处时间受到父母责骂等。这些原因,会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他们自身又不会排解这些情绪。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最终就导致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恶化。所以,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就要和留守儿童加强沟通,多和他们谈心,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想法,以及和父母相处、在学校学习等方面遭遇的一些不开心,帮助留守儿童化解这些不开心,消除其心理负面情绪。简单来说,就是要和留守儿童做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让留守儿童可以将教师当成朋友,有什么事情可以向教师倾诉,从而有一个情绪发泄和纾解的渠道,避免长期积累在心里。
(五)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扩展教学的新内容
有的留守儿童家长,由于长时间不回家,一见面就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言听计从。这种教育方法,容易促使孩子的“坏习惯”,让他们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遇到困难也只会向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反映。鉴于此点,学校要出台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孩子们踊跃参与,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实践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可以开设兴趣班,让孩子们选择和自己兴趣相符的文化活动,在小组内结交新朋友,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成长和进步。
结论:在当前教育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其尚且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加强重视,然后从沟通交流、关爱呵护以及家校沟通这些方面切入,逐步引导留守儿童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彦清,陈湘南.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中华少年,2017(27):6-7
[2]舒刘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17(26):63-64
[3]李丽红,缪祥彦.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47-48.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