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绩考核到专业发展评价 :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ads

从业绩考核到专业发展评价 :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周佐芫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一中学 江西赣州 341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在教育问题上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初中阶段,除了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之外,对于初中的教师也需要有标准,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由于农村的教育发展还是处于落后的阶段,所以对于初中教师绩效考核有利于学校打造一个高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进而能够达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学校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实施考核评价的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对此,本文针对从业绩考核到专业发展评价: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研究这一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业绩考核;机制;分析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在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采取了教师评价机制与绩效管理理论进行比较,最后反映出在教师评价中引入绩效管理理论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采取这样的制度能够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及时找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得到改正,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绩效管理中,对于初中教师的绩效考核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学校设置有效的相关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考核的过程中,多激励教师,采取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是农村学校的未来发展能够得到更大的空间。

二、教师的业绩考核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

从现阶段的教育中可以看出,教师这一职业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质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素质等都有着紧密地联系,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和管理,很多时候被认为等同于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大多数是从教师的工作业绩而非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进行评价。而且教师的工作表现最常被简化成教师的教学成绩,尤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第二,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统计的基本变量往往比较容易获得;第三,应试教育实践与评价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绩效评估扭曲了教师素质的内涵,消解了教师素质评价的内在导向和激励价值,导致教师素质评价失范。术语“教师素质”通常被认为是非常模糊的,它必须在真正的从教场所才有更清晰的内涵(4)。在“教师素质”内涵不清的情况下,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因为教育活动本身的特点,这些质量指标有时被用来衡量教学质量,但它们更多地被用来招聘教师或决定教师的绩效和薪酬,它们多指教师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外部的督导和评估工作,而不是教师工作的内部专业化。此外,现有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还不能照应到提高教师素质的阶段性、连续性、终身性等内在特征。另外,教师考绩考核中存在的浓重的行政性色彩和琐碎的业务指标,在职能上也无法有效指导、激励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诚然,教师绩效考核实质上是一种问责机制,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指向学校和教师的绩效问责,不仅使教师陷入了知识层面的“为发展而发展”困境,而且使他们在制度和服务层面上潜在的自主性缺失[s]。因此,笔者认为,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绩效考核,以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取代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将更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但是,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领域都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具体应如何实施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想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首先应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深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学理基础,才能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

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式探析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但是,根据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本身的认识模式和在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大致有四种不同的理论模式。该模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明显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描述指标来确定。根据这一认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任务就是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可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进而确定评价对象的发展阶段,本文将其称为专业发展阶段确定模式。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其运用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对不同学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种类和掌握程度的界定,以及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师资专业知识评估模型。三是以教师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学习,教师不断提高学习效果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就是对教师学习的评价,这里称之为教师学习评价模式。基于教师社会化理论,第四种模式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就是对教师角色社会化程度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四种理论模式各有其特点。

四、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内容和实践内涵

单凭某一种理论模型,无法构建适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机理”,如此一来是指通过一个活动过程,通过设定或应用--所规定的条件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应以机制功能分析为核心,并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定位。评价在功能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评价的特殊性体现在评价的过程和目的两个方面。评价是一种人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达到一种价值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影响一个人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而言,首先,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具有价值判断功能;教师专业是什么?评价者需要做出判断。一方面,人们把教师的职业行为具体化,使之成为可观察、可分类、可衡量的态度或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又倾向于从反面或从教师“禁”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反向解读,认为“哪一种教师不具有职业特点”就是教师职业的职业特征。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首要因素是专业因素,即如何回答教师的专业问题,这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基础条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有别于传统的教师素质评价,它更注重对教师内部专业发展动机的激发,而非外部监督检查的压力。在评价者与教师的对话中,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评价主体或话语所有者而言,评价是主体自觉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其事实判断、价值筛选和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所以,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只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才有可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职业内核的评价模式中,虽然有学生、校长等多种主体的参与,但学生、校长的主体性仍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静默化、评价分数化,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模式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结:以上就是针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等相关内容进行的论述。简而言之,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主体性评价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师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场会上,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性因素的确立,必然要从对话机制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入手。在评价机制上,应综合运用量化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访谈法、教师陈述法、课堂观察法、录像分析法等;并且也需要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也应充分重视教师的参与。总的来说,随着学校文化的日益变迁,教师主体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教师主体性的作用也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国明. 从业绩考核到专业发展评价: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00(003):72-80.

[2]黄慈苗. 基于绩效评价和职称评聘的文昌市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 2019.

[3]龙兴国.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教师评价机制构建[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1):96.

[4]陈萍. 重庆市C县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D]. 2019.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绩效管理下农村初中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研究”研究成果。

立项编号:17PTYB117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1-01-05 16:10
下一篇 2021-01-05 16: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