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三中学 341600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有着独特的教学地位,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放松身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运动实践,促使学生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体育技能;初中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体育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并就其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此外,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也属于该学科的基础教学目标。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而更加重视学生体育技能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主观需求甚少关注,一定程度阻碍了爱学生个体能力的良性发展。基于新课程改革越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当下体育教师要转变以往教学理念并优化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过渡至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不仅可实现课堂教学切实优化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达到学与锻炼共同实现的目标,学校首先应当给予体育课程开展更多的重视性,树立学科平等的核心观念,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进而对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时,提高标准,强调不仅仅需要涵盖基本体育内容,包括跑步、跳远、跳绳、铅球等,还应当更多地增设体育项目,比如,可以引进学生对于球类的学习,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得到充实,同时通过这些课程活动内容的增设,实际上也满足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像这样以学生兴趣为目的增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将大大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故重视起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丰富体育项目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设立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体育课程教学的最大作用。
二、科学指导
如耐力、速度、力量等方面的训练,不仅形式枯燥,且容易使学生发生生理损伤,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同时监督学生做好热身运动,以预防突发事故发生;在训练开始之后,教师应遵循“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训练强度和力度;在训练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生理放松、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以“耐力训练”为例,教师教学通常会采用长跑的方式,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缺氧、嗓子干疼、肺部压迫等感受,尤其在“极点”出现之后,学生很容易放弃。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提前讲明应对措施,如采用“两呼两吸”的方法自我调节,使学生在出现肌肉酸疼、抽筋等突发事情之后,能够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力
体育课程有大量的竞争性项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想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训练,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运动潜能。各种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播放网络上的各种精彩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指导学生各种篮球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训练。然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在堂课后进行比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专心致志进行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团队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掌握技巧
体育基础训练虽然是“拼身体”,但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若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耐力、速度、力量的训练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体育项目的分解步骤,再进行细致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巧。如在“速度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并让其合理控制步长、协调摆臂频率等。总的来说,基础训练的“技巧篇”体系比较庞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探究、提炼、总结出来的。新课程的改革,给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是体育教师共同的努力准则。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结合学生的不同特征,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关文龙.开展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23-124.
[2]祁秀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36):110+112.
[3]冯明春.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1.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