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研究

ads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研究

佘明媛 李文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有其不同于其它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了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性格共性和就业能力特征,以及他们对能力认知的现状。通过实践教学和访谈方式了解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能力;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参加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尤其是2019年高职院校的扩招对大环境下就业市场更是有直接的冲击作用。大学生就业形 势日益严峻,转变就业观念,推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项就业选择,即使学生在毕业后不选择创业,但学生所具备的相应创业能力会成为学生在毕业后工作竞争中获得相应的优势。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通过模拟训练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共识。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学校创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申请和入驻情况饱满,但由于学生经验的欠缺,和所接受的指导不够,项目的落实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市、省和国家的创新创业大赛,但由于指导老师参与度和自身经验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参与度相对有限,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校园文化创新性氛围不浓,没有开放性实验室,学生承担和参与的开放性实验很少,没有相对自由的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学校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场地和精力投入均有待进一步增加。

2、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经过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及任课教师调整,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观念性障碍正逐渐消除,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价值。教师们对创新创业大赛和实践项目的指导参与度不够,经验亦明显不足,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自身的实践经验存在明显欠缺。

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现状。学校已经结合社会发展、工作需求和已就业学生问卷反馈定期进行教学大纲调整,在内容更新上比较及时,增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缺乏经济基础等相关创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存在明显不足,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更是缺乏。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

1、完善性格训练体系,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对新生入学心理测试进行补充,加入创新创业人格特征测试,使学生对自己性格特征有充分了解,有明确性格塑造方向。学生根据需求,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团辅,积极参与学院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及兼职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表达沟通能力,提升自信,完善自己的人格体系。

2、唤醒就业能力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合理设置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就能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素质维度3个维度上对就业能力有全面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通过自学和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及兼职活动,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在过程中体会生活的不易,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组织和领导力,结合实践了解从业所需相关能力及要求,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

3、加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促进全方位育人。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支持,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克服地理环境劣势,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加强与企业联系,营造良好校企合作环境,建立更加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色更好落实“卓越计划”。

4、完善创新创业师资结构,提升创新育人专业度。为教师提供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逐渐消除观念性障碍,改善全体教师创新育人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合的方式,积极聘请有创业经历并担任过或正担任企业管理工作且具备教学能力的人担任高校创业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在教师中占比,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使教师既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调整课程设置,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经济基础、启发创新能力等创新创业相关基础课程,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基本认识,提升创新意识,并具备基本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例,为孵化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更多平台和指导。在应用型强的专业课程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实地教学、实践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在教学课程体系中,提升实践课程比例,并严格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严谨、求实的态度,掌握专业技能。在各科课程教学中,设置学生自学和自我探索环节,以学研结合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态度,夯实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开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启发,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向高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6、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利用学校建立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充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使创新项目更切实落实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各专业结合各自特色不定期开展创新创业类的公益讲座,营造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李家华,露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09-11.

[2]刘奎颖,郄丽娜, 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06):48-52.

[3]林文树,李耀翔,辛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0(18):32-35.

[4]凌蕴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5):85-86.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01 14:23
下一篇 2020-12-01 14: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