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效能感的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ads

基于学业效能感的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胡敏

博罗县华侨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独有的教学风格加以改革创新,形成的独属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课程。其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独特性、时代性、创新性和极强的实践性。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本学校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开始注重自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学校组织教师一起研究编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在校本课程中添加可以引导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高中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学业效能感的作用,剖析影响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将学业效能感与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相结合,为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做出贡献。

关键词:学业效能感;高中校本课程;生涯规划

引言:自我效能感是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对于任务能否完成的一种推测和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依据自身学习能力对于自身学习速度、进展、成果的判断,是学生自信心的一种展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反作用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两者相互依赖。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于学习更有自信,对于学习这件事本身具有极大的兴趣,较高的学习成绩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学习的自信心强,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业效能感自然就会提高。因此,教师在编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了解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措施合理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1. 学业效能感的作用

学业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又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能被有效激发,也就意味着学生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效益就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感。学业效能感与学生主观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使得学业效能感是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的指导方向。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并初步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进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而学业效能感可以直接助力于学生学习质量,因此,学业效能感可以增加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辅助作用,使得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更好发挥其作用。此外,拥有更高学业效能感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会更受学生的欢迎,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以助力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 成败经验

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成败结果对个人能力的直接判断。大多数人根据成败结果衡量自身能力,建立对于自身能力的认知,学生更是如此。例如:学生考试成绩高或者在某一题收到了教师的表扬,学生就会建立学科自信,从而加大对于此学科的学习精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反之,学生在某一学科受到批评或歧视后,都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刻意回避,学习自信息受到打击,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益就差。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知识难易程度,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先易后难,逐渐增加知识难度,让学生在一开始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益的提高。

  1. 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效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榜样效应。学生会观察与自己形似的榜样,并对其进行模仿学习,从而对于自身能力更有自信心,做出更加自信的认知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请学习较好或者学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大家吸收借鉴,学生通过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建立起可以学好学科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1. 他人言语劝说 

自我认知的判断不仅来源于自身,还来源于他人对于自身的评价。他人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认可会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进行学习。反之,如果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多是否定,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动摇学习的信念,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要注重学生学科自信心的培养,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给学生肯定,建立学生的学科自信心。

  1. 将学业效能感引入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构建实施

  1.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感,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合理性是关键。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不会太难以实现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合理高效的分配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会造成拖延或者时间的冲突和浪费。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实现目标时可以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生涯规划构建时也应注意小本而成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从而助力高中生涯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和计划,确保学生建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都是合理且适当的,保护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 指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 

归因模式不仅仅只是影响当下,更会影响学生后续的行为习惯和行为选择。据统计,学生在努力学习而成绩却没有起色的情况下,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能力不足,缺少学习的能力,从未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其实,很多学生成绩没有起色并不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过程中事倍功半,付出心血却没有收获果实。因此,教师在课程构建时要进行充分考虑,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不要将学习成绩不好归咎于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能力不足,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更加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在生涯规划校本构建使也融入归因模式,增加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助力其顺利实施。

  1. 引导学生建立适用于自身的学习策略 

每个学生适应的学习策略不同,有些学生习惯于学习全部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习题进行联系,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学生喜欢学习某一个理论之后就进行这一理论的习题练习,从而把握知识点;而有些同学习惯由习题切入理论,先接触习题,然后进入知识点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性,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培养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构建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时也应注重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知识基础,使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更加适合本校学生。 

  1.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据研究表明,学业效能感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成绩好,因此学生的学习自信息就强。反之,学业效能感低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自信心也相对较低。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从未无法调动自身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由此造成学生学业效能感低,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规划时就要注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要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1. 结束语

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当下,而应展望于未来。学生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承担着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学生的发展牵动着社会的心,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必须加以重视。因此,高中学校在编制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业效能感这一关键因素。教师要深入了解学业效能感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探索影响学业效能感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将学业效能感融入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过程当中,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卓阳.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践方法探究[J].天津教育,2020(04):62-63.

[2]肖三,赵付永.校本课程资源: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源泉[J].安徽教育科研,2019(20):105-107.

[3]宫丽霞.新形势下开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9(87):3-4.

[4]顾慧.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1-30
下一篇 2020-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