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宁化县客家学校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原教学目标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向更高目标迈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高。小学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审美能力,培养方式以绘画和制作为主。教师应着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定期为学生举办美术作品赏析课,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以及将手工教学和课外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本篇文章围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动手能力 培养 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新课改理念强调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小学生心思奇妙,想象力丰富,对和手工相关的教学内容会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以便学生能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自觉参加美术实践活动,从而促进自身动手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经实践证明,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通过教师手把手教学或者单纯进行绘画示范等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新课改理念提出之后,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原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在设计教学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展开教学,由于美术极具欣赏力,教师应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鱼儿游游”时,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搬到讲堂上,为学生展示了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展示完毕后,笔者将备课期间准备的画棒和彩纸等材料分发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构建一幅海底世界。笔者全程并未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鱼的形状、大小和使用材料方面,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想象。最后,学生们创作出的作品五花八门,有一位学生创作的鱼有一张桃形的嘴,还有一个同学塑造的是长方形身体的鱼,笔者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了。经过实践,笔者发现由学生进行独立创新和自主探索,可令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这种自由课堂氛围中,全程自信满满,并且很享受创作的过程,课堂氛围欢笑不断。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充满信心,还让学生的独特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呈现的作品往往不加修饰,完全是自己所思所想,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美术教师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提升美术素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深入研究新课程的标准以及美术教材的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比如学生在学习“动物绘画”时,如《熊出没》等很受学生喜爱的作品,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提出所画题材的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动画内容进行联想,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动静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对所画动物的认知。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学生全程自主构思,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陌生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动手创作自信
作为一门艺术课程,美术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意识。要想落实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教学,并结合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需求为切入点,定期为学生组织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并在活动中快速提升动手能力。比如学生学习《纸片插接》时,笔者在课前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卡片,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拼接活动。笔者在学生拼接时给予相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多次尝试,创作出的拼接作品都很完整。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信心,笔者将自己制作的品质较差的作品对学生展示,让学生能够认可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部分学生好胜心很强,有时秉着一股超越教师的动力进行创作,这部分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不仅激发了潜在的创新意识,同时还收获了美术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动手能力,能够自主调动积极性,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另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充满信心,还让学生的独特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美术教师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提升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军霞.打造小学美术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89.
[2]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04):57-60.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