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商南县高级中学 726300
【摘要】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导学案教学法”,即编导学案—运用学案导学—讨论释疑—总结反思,探究高中物理教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发现导学案模式:1、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2、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3、切实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4、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使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1、导学案编教案化,以“教”定“学案”的色彩浓重;2、导学案编业化,导学案更像是“题案”;3、导学案编共性化和僵硬化,学案模式变成了流水线作业。
关键词:导学案 实践 反思
一、实践依据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教育理念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着眼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不断开拓的新世纪的优秀人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符合教育方针。通过针对性地创设导学案的问题情景,求变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导学案的设计可促使学生形成具备终身学习的动机、态度、方法和能力,能不断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终身学习活动。
二、教学流程
(一)编导学案
编导学案要在充分考察、了解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根据不同的课型和要求进行设计。通过集体研讨,集思广益,不断调整和完善,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内容精致化,导学简单化。 导学案每个课时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课题及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中应把学习的三维目标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准备、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学习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课前延伸。在学习新知识前,设计一定量的预习题、补充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4、课内探究。依据学习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要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5、课后提升。能力训练是学案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设置适量的习题,通过解题巩固知识,优物理生的认知结构,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题目设置要分层次,既关注大多数的同时,又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二)导学案的运用
导学案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先自学,学案中包含的知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要靠课堂导学去实现,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只有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 学案具体实施过程为:发放学案,依案自学→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信息反馈→点拨精讲,解难释疑→当堂反馈,优化补偿→加强总结,反思领悟。 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掌握了解学生的模糊点,上课时就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讲解,提高“导”的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效果与反思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导学案教学法对高中物理教学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其主要意义在于:
1、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导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导学案”省去了黑板上抄例题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学生课上笔记的书量,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思考,增大了课堂容量。学案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学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提高了学习能力,从而可以轻松地学习;学案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3、切实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4、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导学案是集体研究、团队合作的结晶。教师在学习、交流和实践过程中,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团队精神得到明显的加强。
导学案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一些误区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误区一:导学案编教案化,以“教”定“学案”的色彩浓重。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很多老师在编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规定或者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呈现的还是不容选择的过程,不断“强化训练”的过程,为落实知识点服务的过程,偏离编制学案初衷的现象严重。
误区二:导学案编业化,导学案更像是“题案”。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导学案”。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误区三:导学案编共性化和僵硬化,学案模式变成了流水线作业。导学案编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有些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无视课型的不同,过分依赖学案,被导学案束搏住手脚,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笔者相信,“导学案”教学模式将在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 熊祥胜.化学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2.
- 林毓锜.学生自主学习与相关教学思想.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