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肝病患者的抑郁心理研究
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
[摘要]肝炎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传染病,每年有数千万人因为各种不慎染上这种疾病。慢性传染性肝病的临床常见类型有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等,临床中主要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因为肝炎而根态抑郁症的人数一直也是居高不下。本文主要探索了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的抑郁心理,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同行一些启发。
【关键词】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
抑郁心理抑郁是指显著且持续性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的精神障碍,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等改变,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产生幻党和妄想等一系列精神症状,并且抑郁症容易反复性发作。近年来有研究中发现与健康者相比,抑郁症者肝功能指标明显偏高,并且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与抑郁症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现阶段的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疾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1 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测评得分明显升高。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代表的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群体负面心理的发生概率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增加。有研究发现超过 9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对乙肝病因、治疗、预后和病毒传播途径等缺乏全面的认知,使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抑郁和焦虑等负面心理问题。除此以外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由于对疾病感染认知不足,同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更容易形成生理反应以及负面情绪,而长时间的心理应激状态以及生理应激状态容易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并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还将进一步造成机体内分泌异常,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同时也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着显著的心理负担,并且也是造成慢性乙肝疾病产生及病情进展的主要诱因。
随着病人心理状况越差肝功能指标的波动幅度越明显,同时肝功能复常时间也明显延长,这提示心理因素对于此类慢性肝病患者的疾病治疗康复均具有显著影响。
一项关于慢性传染性肝病者社会支持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此类病人所获得的家庭社会支持与其心理状况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关系,随着家庭社会支持的增加患者心理状况越好,反之则心理障碍越严重。特别是对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来说表现得更加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的病程时间长,同时患病期间丧失劳动能力,再加上长时间的住院治疗等,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同时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加,因此也容易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并最终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2 慢性传染性肝病和抑郁症的临床患病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慢性传染性肝病,并且该疾病的发生可能和精神疾病存在相关性,特别是抑郁症的产生对于此类肝病患者疾病诊断以及生存质量甚至病死率等均具有一定影
响。
有学者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利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开展精神状态评估,研究结果提示处于Child Pugh C级的病人情绪障碍的情况最为显著,这提示肝硬化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抑郁心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另有研究中对于慢性活动性乙肝病人和非活动性乙肝病人在感知身体感觉、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等层面的差异性以及以上差异对于病人身体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对比,与此同时与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慢性活动性乙肝病人在躯体感觉放大方面明显高出健康对照组,同时该组病人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更加明显。
该研究中提出此类病人伴随病情发展容易产生躯体感觉放大,与此同时也将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进一步加重。
3 慢性传染性肝病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有研究中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开展精神评估和脑质子磁共报波谱分析,研究中发现此类病人基底神经节胆碱与肌酸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颅脑内肌醇、肌酸比值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该数值的上升也和病人认知能力下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推测此类感染病人颅内具有免疫激活,同时免疫反应形成的代谢异常非常有可能是引起病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
有研究中对于合并抑郁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尿液内乙酞乙酸、丙酮酸、丙二酸以及异丁酸等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升高。
并且上述代谢产物在合并抑郁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因此研究中推断以上代谢物可能成为此类患者疾病诊断的重要标记物。有研究中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人肝脏内单胺氧化酶 A 表达明显增多。并且该物质在催化5-羟色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和细胞氧化应激具有相关性。而抑郁症病人机体中中单胺氧化酶A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升高趟势,因此推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抑郁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4结语
在一项对于乙型肝炎病人的随机双官实验研究中发现,治疗组运用扶正化瘀片进行治疗后精神状况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好于应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另有研究中为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案,发现能够快速缓解病人的抑郁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
近年来临床医疗模式已从原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着更具综合性的生物、精神、社会多模式发展。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疗效的评估不仅包含患者生理及病理指标,同时还应涵盖生活质量、精神检查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评估,所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还应充分关注其心理健康,对于患者的精神障碍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从面抑制其病情发展,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晶:,心理干预对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 基层医学论坛,2018, 22 (27) : 3846-3847.
[2]陆伦根,重视慢性肝病患者的人文关怀且肝博士,2019, (4):1.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