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 4454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资源,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让小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善于运用微课资源,充分发挥出微课资源的积极作用,让其能够充分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以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微课
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因素,微课成为了其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看到了微课的优势,帮助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对于教师在数学课堂过程中应用微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其实是在传统的课件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通过视频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不过相对课件而言,它更加简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而且它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主要是就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一段讲解。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它就是把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划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点,把这些小的知识点做成简短的教学视频。微课跟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只需要有电子设备,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开展学习。再好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弊端,而微课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不能够形成互动,每个同学只能靠自己去消化和吸收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微课的特点是“小而精”,通过精准的短视频将内容进行涵盖,从而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浓缩成形象的画面影像。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运用微课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对“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录制一个微课,将中国古代数学家计算π的故事融入其中,然后在课堂一开始就播放给学生看。利用这样的小故事进行情境导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提供一个愉快高效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准备一个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公式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微课视频理解圆周长公式是如何得出的。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把握教学实际,合理应用微课资源
微课本身是一种教学资源,脱离系统化课程体系来单独谈微课是不恰当的。所以,在技术手段逐渐成熟,教师学习和制作微课的成本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最终的落脚点仍然需要回到课程设计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微课资源的运用时机,这样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课程导入环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利用微课资源,通过具有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导入,以及符合情境的问题设置,构建直观的教学模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比如,在学习方程时,教师运用学生日常买文具的情况设置问题:“某同学买了2个笔记本,1支中性笔,共用了10元钱。如果中性笔2元钱,笔记本用了多少元钱?”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知道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将未知数引入解题中,引导学生得到方程式,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三)、运用微课资源,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常会运用对比教学模式,因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具备尤为相似的特征,而利用对比的方式,则能够帮助小学生明晰数学知识之间的异同之处,如此则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运用微课资源,则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够促进小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小学生能够在观看微课资源的过程中,自觉去比较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别,以促进小学生吸收与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先运用微课资源,为小学生放映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该内容可为生活现象,也可为内在现象等,让小学生在观看这些现象时,能够明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异同之处,且这种教学方式也更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而调动起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让每名小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受益匪浅。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急需做出改变,微课的出现,便于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也能够便于学生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教师们能够利用好微课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强军.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41-142.
[2]周钧皓.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张良.微课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02):194.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