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ads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肖红霞

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中心小学 山东 肥城 271604 摘要:网络的普及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网络虽然多元化,但也具有复杂性,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如果在思想道德上不加以教育,就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差。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重视,使得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阶段新增了一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为的是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而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以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法律等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概述

1.基于社会生活的思想道德修养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尊老爱幼,在学校里尊重师长,在家中能够孝敬父母,可以正确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礼貌待人,从而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内化于行自觉践行的法治观念

目前,犯罪的年龄段趋向于年轻化,也就不得不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校园霸凌频频出现更促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实际上,在小学认知阶段,是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是合理合法,可以做的;而什么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触犯法律底线的等等。学校也要重视教学氛围和环境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在充满正气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

3.深植于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趋于发展的阶段,而教师要合理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能够不被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所迷惑,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精神,在面对有关于祖国的言论的时候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1. 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

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情感需求的发展更为强烈。为此,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得学生认清社会秩序、基本法律、保护自己,从而强化自身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此外,社会的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所需,小学教育要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法

1.组织情境模拟表演,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认清和理解何为规则,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举个例子,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位《班级生活有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学生既可以在班级构建卫生环境的规则展开表演,也可以表演上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规则。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别表演,如班级中有垃圾需要清扫的时候,要积极帮忙打扫,以维护班级的环境卫生。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则需要集中精力,不能够交头接耳,乱搞小动作。如此一来,学生在情境教学所构建的氛围下,对于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规则都能够有所掌握,从而在今后的班级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构建班级和谐环境。

2.组织案例合作分析,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真实案例,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举个例子,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三单位中“我们在公共场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生活中常见的不利于维护生活秩序、威胁公共安全的真实案例,逐步引导学生能够从生活层面对案例加以分析和讨论。而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则能够更强化法制意识。如《我们小声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具体举例说明图书馆、班级学习等场所需要注意的规则,并让学生加以分析,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始终保持安静。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近期热门的拐骗幼儿的话题,让学生形成防范意识,以保证自身安全。

3.立足教材内容,生成规则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基于教材内容,再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职责,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能够提升自身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大多崇拜自己的老师,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行为举止,以免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举个例子,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回家路上观察交通情况,说说有哪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在课堂上总结和表达。而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展示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准备,有必要的还可以扮演出来。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展示交通规则以及一些违法交通规则的图片、视频等等,让学生辨别并加以讨论,从而强化学生的交通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切实保障自己的安全。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教学情境创建的合理性,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用真实案例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此外,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创建贡献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新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对话中生成品德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67-68.

[2]柴晓芳.德润心灵法护成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25):65-66.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1-28 15:05
下一篇 2020-11-28 15: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