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挖掘的家国情怀培养之探索与实践

ads

基于教材挖掘的家国情怀培养之探索与实践

明晓燕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主要依托。初中历史教材作为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梳理与凝结,能够通过教材内容的发掘,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具体的支持。本研究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托,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维度出发,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内容以及培养开展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旨在为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材挖掘;家国情怀;初中历史;实践开展

 

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实现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构成之一,同时也是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主体。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要能够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要素,将家国情怀的培养贯穿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中,确保学生在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和思想政治素养,为整个时代发展的探索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1】。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要能够结合教材中具体的内容,将能够显示出家国情怀的教学知识进行发掘与梳理,形成具有家国情怀培养特色的初中历史教学体系。

一、基于教材挖掘的家国情怀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所谓私人空间主要是指基于个人或者单个家庭的空间,公共空间则是对社会大众开放共享的空间环境。在我国封建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对整个社会治理进行维持,有着家天下等的观念,这也进一步打通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拉近了社会大众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如历朝历代的君主依托宗族法治和贵族传袭治理天下,传统村落同样也是依托家族宗法进行治理,体现出以宗法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色,人性化治理理念较为突出。但是,在法治社会的当前,是以法律为依托进行社会治理,公共空间的治理有着特殊的要求与规范,需要私人空间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主动调整自身的行为,即明确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同时又要承认两者的关联,以此来促进自身公私德素质水平的提升,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共同发展,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支持。

(二)家国本位和国际发展

在全球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家国本位与国际发展之间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国际情怀是家国本位和家国情怀在当代的有效延伸,从注重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到兼顾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即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各个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协调家国本位思想与国家发展关系,从思想意识层面打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积极奉献、不断成长,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勇于捍卫本国的利益,同时也结合国家的外交方针,为世界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自身的力量,这也是从小家到大家的一种情怀延伸。各个教师要能够通过相关的案例、新闻,对当前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形式进行掌握,既要掌握我国内部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能够对世界和平与不安同行的趋势进行了解,有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人类和平的思想【2】

二、基于教材挖掘的家国情怀培养具体实践策略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开展

从具体的教材内容来看,初中历史教学中古代史内容主要集中在七年级上下册,其中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的内容涉及到三大体系,即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明以及捍卫家园的斗争,在教材内容中共体现出42处,如,七年级上册中“秦朝统一中国”、“西汉的建立与发展”等内容。以下,本研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点,从上述三个方向进行培养策略的探讨。

首先,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我国主要经历了原始部落的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体现出早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封建大一统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中,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整体和集权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推动的,我国的文明是各族文明的融合。因此,在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到我国的发展成果是由各个民族成员共同努力而得到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代表中各个民族的利益,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团队自觉维护的意识,对国家和民族分裂的行为进行自觉地抵制。

其次,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打造出了自身的灿烂文明,如四大发明、铁犁、地动仪、麻沸散等,这些文明成果不仅具有明显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体现出时代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在认识中华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各个初中历史教师也可以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维度中,结合多媒体设备,将中华文明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介绍,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

最后,初中历史教材中古代史部分也有着捍卫家园的英雄事迹,这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内容,如抗击匈奴英雄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抗元英雄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抗倭英雄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等,均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并且发挥自身的力量去捍卫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各个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其家国情怀进行剖析,以真实的历史资料,激励学生的家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开展

中国近代史部分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展示出了清末鸦片战争以后到建国以前的历史内容,教材内容的主线包括两部分,即我国封建社会的崩塌和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的抗战。该部分内容中体现出家国的动荡不安以及仁人志士救国危亡的斗争,涌现出了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民族英雄,旗帜鲜明的表达出了近代以来民族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因此,在该部分内容教学中,各个初中历史教师要能够对近代民族灾难的形成进行剖析、对救国危亡的家国精神进行深度解读,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历代先贤对国家发展的努力与奉献,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为奋斗信念的形成【3】

(三)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开展

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对建国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涌现出了建设过程中的英雄事迹,如铁人王进喜、全国好书记焦裕禄等。因此,在该部分教学内容中,要能够对家国情怀的培养进行调整,引导学生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中形成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与追求。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具体的去分析家国情怀的体现,并引导学生从最平凡和力所能及的实践中践行家国情怀【4】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培养内容,各个初中历史教师要能够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掘,并将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内容的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能够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调整,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充分发挥出初中历史教学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梅.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05):16-20.

[2]张浩.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J].教育界,2019(01):55-56.

[3]郭菲菲. 基于家国情怀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刘筠尧. 历史人物教学对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1-01-18
下一篇 2021-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