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不良教育方式与对策
丹江口市丹赵路中学 湖北 十堰 442700
【摘 要】: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决定孩子不同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亮丽着孩子的人生,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请父母们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教育、方式、影响、发展
家庭是人一生脱离不了的环境,环境教育虽然是一种非系统化的知识教育,但它对人的培养,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孩子的整个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是主干,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然而,家长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要么“非打即骂”简单粗暴,要么“溺爱无度”过于迁就。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少懂得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爱好,使孩子的自由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那么,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存在着哪些不良的教育方式呢?
一、过分严厉型
这种家庭环境中的父母经常打架、关系紧张,有气向孩子身上撒;而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想让孩子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这样使孩子出现顽固、冷酷、残忍或者怯懦、盲从的表现,有甚者竟为解脱而亲手杀害父母,走上犯罪的道路。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小错不敢告诉父母,害怕招来打骂,这种不诚实的日益加剧,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隐患。
二、过分溺爱型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长辈们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种过分的溺爱使孩子任性、骄傲、缺乏独立精神和爱心,这对孩子今后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学校变得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处处依靠家长,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三、情感饥饿型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有心灵上的爱抚和情感上的寄托,只有在爱的环境中,他们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相对于丰盈的物质条件而言,孩子们其实更期盼心灵上的关怀与慰藉。从调查来看,孩子们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交流、沟通,渴望的是真情的雨露。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忙于工作、生意、应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情感上就容易疏远了孩子。这些家庭的父母,多会通过金钱来弥补情感的缺憾,尽可能在金钱方面给孩子最大的满足。其实,这些孩子最渴望的是亲情。由于长期情感饥饿,孩子容易出现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同情心等人格缺陷。
四、疏于管教型
不少家长会以“工作忙,抽不开身”为借口,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有的家长甚至以自己“不懂教育”为理由,请求老师在学校里多加管教自己的孩子,有的干脆将孩子的教育义务转嫁到老人身上,以求自己清闲。在这样的家庭里,教育子虚乌有,孩子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极易形成冷酷自傲、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
五、简单粗暴型
许多家长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对孩子施教,而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出错误以后,不能冷静对待,合理处之,而是只图自己一时之痛快,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人格,想打则打,想骂则骂,对孩子的自尊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残忍、粗暴、无礼、好斗的性格,养成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如果孩子再大一些,则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父子(女)、母子(女)关系紧张,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被动局面。性格倔强的孩子甚至会因为家长极端的教育方式而离家出走,流落社会,被坏人所拉拢,卷进犯罪的泥潭。
六、放任自流型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从诞生之日起,父母就担负起养育的重任。父母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漠不关心,不管不问,让孩子放任自流,处于被忽视中的孩子产生冷酷、厌世轻生情绪,往往在外边惹事生非,给学校管理、社会治安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营造和谐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造成直接影响,孩子耳闻目染。因此父母之间要互相理解、体谅、孝敬自己的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从小就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理解支持别人的好行为习惯。尊重理解孩子,让孩子找到家庭中的地位,经常与其谈心交流,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生活上的老师。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构建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
培养孩子成才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志。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再也没有比青少年时期更需要心理辅导了,儿童少年期是一生心理发展的奠基期,一个孩子在小学要度过六年时光,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会出现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性和依赖性矛盾出现,学习活动和人际关系也发生变化,加上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良莠并杂的信息,加强了心理动荡,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一时期最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我们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运用现代化心理理论给予适时的、科学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走出心理旷野的“沼泽地”。
三、家庭教育要以学校教育为导向
学校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有效实施国家教育方针的最主要方式,学校教育无疑成为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因此,家庭教育要以学校教育为导向,配合学校教育,时刻了解和关心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情况,以便制立有效措施。这就要求家长与学校联合起来,共同关心帮助孩子接受全面教育。
四、尽量排除社会不良影响
作为中小学生来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各种社会现象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这无疑给家长和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即“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和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五、把家庭变成学习的乐园
创建学习型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理想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这是推进家庭教育环境建设的大气候,也是孩子们所期望的。在一个书香气很浓的家庭里,孩子会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从而喜欢上读书的。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必须给孩子做出榜样来,父母还必须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对孩子多加鼓励,多加引导,家庭民主氛围浓厚,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教育理念上,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要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
屈指算来,除去节假日,孩子在家的时间,约占到一天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再加上双休日和寒暑假等,孩子在家度过的时间就更加充裕了。可见家庭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延续了学校教育的效果,而且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促使孩子走进知识的海洋,品尝知识的琼浆。
要想孩子早日成长,就要在保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和孩子本人的努力,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从无邪的婴儿开始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不良的少年,有的只是不幸的少年,而不幸的少年最早都是从父母身上开始的,所以我们希望每位父母都要明白这一点,其目的就是唤醒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美满,都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