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关注人的积极品质的培育,并在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目标一致性、服务对象一致性、教育主体的相互重合和教育方法的相互补充,这就为二者协同育人提供了可行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需要从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出发,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系统内实现资源共享,相互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学; 协同育人;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both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s positive qualities.There is 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onsistency of service objects,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and the mutual overlapping of educational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which provides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two in cooperative education.To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in universities,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from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 in positive psychology,constantly innovate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a system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mutual cooperation needs to be realized.As a result,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achieve a synergistic effect.
Key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ositive psychology; cooperative education;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协同育人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是各个育人主体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力的有效互动,强调各育人主体之间通过“联合作战”,提升教育水平、实现育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对受教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2]积极心理学以“积极”为研究视角,以人的主观体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研究内容,提倡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发现和挖掘人的潜能、美德等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追求幸福。[3]由此可见,“立德”和“树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的共同关注点,奠定了二者协同育人的基础。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两个领域的育人主体在系统内通过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过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在理论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积极心理学育人的方向,积极心理学育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心理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积极心理学重要实践领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向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积极心理学育人的方向。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努力培养人格品质健全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恰好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育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二)在实践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积极心理学育人的实践领域,积极心理学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个体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积极心理学注重将个体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唤醒个体潜在的积极力量,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和挑战,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的共同实践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横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领域,反过来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分属不同学科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学科,主要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意识意志、情感需求、行为理念等。尽管二者在学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有联系和共性,存在“两个‘一致’和两个‘相互’”,这就为二者协同育人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教育目标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为研究内容,从而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通过发现和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主要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以主观体验、心理特质和社会组织系统为研究内容。二者的研究对象均为意识层面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二者的教育目标均为实现个人积极的、全面的发展,促使个体能够很好地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服务对象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主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信念、情感体验等层面,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环境支撑系统,其中涉及到情感、信念、行为、道德等亦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需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支撑。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服务对象不仅仅包括大学生,但是其理念、方法等确实有益大学生进行个体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和实践对象,将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
(三)教育主体的相互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包含多个要素的复杂系统,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其教育主体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还包括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等。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离学生最近的一个群体,肩负着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多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推动下,辅导员学习心理领域相关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教育工作。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一般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组成,其中兼职心理咨询师由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辅导员和其他教师组成。从整体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积极心理育人主体有部分人员是重合的,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或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
(四)教育方法的相互补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要想做好“人”的工作,就需要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以课堂理论学习、课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以灌输式的主导教育、单一导向的封闭教育和具有普遍性的大众教育为主要特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感受、自我发展、自我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亟需创新。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激发大学生体验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不断挖掘自身的积极潜力,从而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这些方法突出了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和交互性,通过隐性教育力量的发挥,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协同育人的具体路径
(一)运用积极情感体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积极情感体验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做出的一种积极心理反应,主要从主观层面对幸福感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对现在)、快乐和幸福观(对未来)进行研究。积极情绪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积极情感体验通过个体在情感体验中的主动性,来调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积极性。将积极情感体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理解。
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积极教育理念。
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接收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将社会所倡导和要求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培养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愉悦,能够主动投入到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结束后,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自觉指导实践,让学习成果内化于价值观念、外化于日常行为,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此外,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和谐稳定的教育关系可以持续维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内容,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不断发展。
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式教育法。
积极情感体验式教育法不仅能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两个“关注”。第一,对“积极”的关注。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感悟;第二,对“体验”的关注。在教育过程中要重体验而轻说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而言,在课程教学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做好正向的、积极的引导。在课程导入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完成“我要学”到“我想学”的转变;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感染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体验式情景教学环境,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此外,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相感染,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浸学习、倾情表达和教师的及时捕捉、巧妙引发。[4]
3.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幸福教育方向。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是行为的目的”。[5]幸福是每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体验幸福、感受幸福、追求幸福是个体积极情感体验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费尔巴哈指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6]一个人如果主观幸福感较高,则会更为积极、乐观、正面的看待自己或者事件,这样更容易发现自己或者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使得身心健康发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须质疑的。”[7]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幸福教育的涉及内容较少。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要从积极体验的角度开展幸福观教育,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人文关怀,提升主观幸福感,进而增强生活学习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二)运用积极心理特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关注和培养人的积极人格,抑制或消除消极人格或者人格的消极因素。积极心理特质理论强调关注人的积极心理特质,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和培养,塑造积极的人格。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一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积极人格特质理论就要充分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二大主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教育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涉及两大教育主体,即施教者和受教者(施教者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兼职老师,受教者即高校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施教者一般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低、主观能动性低和学习效果差的弊端。从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出发,两个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都处于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施教者可以对受教者产生影响,反过来,受教者的学习和反馈也可以影响施教者。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把施教者看作教育过程中唯一主导者,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既要关注学生的积极表现、挖掘学生的积极品质、对于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肯定、营造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也要关注教师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掘自身的积极潜力、培养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的教育关系。
2.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在我国“人格”普遍被赋予道德方面的含义,等同于“人品”“品格”等。大学生人格是指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的集合[8],它包含了价值目标、社会需求和个性心理特征三个层面,是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的品质,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格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谈人格教育,应该从积极人格培育的角度出发,努力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充分发掘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正面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激发自我教育的潜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自主意识,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自我决定感,促使大学生朝着社会要求的积极方面不断发展。
3.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
个性相对于共性而言,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相对稳定的综合品格,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个性教育是在实现共性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个体教育目标的教学过程和教育理念,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意愿,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9]大学生在认识能力发展、主体意识提升的过程中形成了个体自我需求满足的价值取向,这就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产生冲突,导致学生的个性诉求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普遍化的教育目标。个性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个性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个性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等多个层面实现“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个性诉求,确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为学生开展“定制化”教学服务,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运用积极组织系统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基于群体层面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宏观组织系统、微观组织系统以及其中积极系统对个人积极力量、积极人格和美德的影响。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组织系统包括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影响等层面,微观组织系统包括社会、学校、班级、宿舍、社区、家庭等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实践过程,其效果不仅与内部因素——受教者个人的努力相关,同时也受到外部因素——高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构成的组织系统所影响,要充分重视积极组织环境系统的作用,建设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系统,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构建积极的家庭教养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能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使家庭成员感受到主观幸福感,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氛围,营造积极的家庭教养环境,形成个体健康成长的基础环境。家庭关系一般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邻里关系。第一,建立积极的家庭亲密关系。家庭的亲密关系以夫妻的婚姻关系为纽带。夫妻关系是家庭系统的核心关系,对家庭氛围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亲密关系要求夫妻之间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以相互了解为基础,以“爱”为催化剂,进行家庭生活中的积极归因,增强亲密关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第二,建立积极的家庭亲子关系。家庭的亲子关系以血缘延续为纽带。积极的亲子关系以良好的亲密关系为前提,通过父母积极的关注、信任、肯定、理解和支持,让孩子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获得家庭归属感,实现尊重和爱的需求。第三,建立积极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以居住空间邻近为纽带。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形成积极的邻里关系,进一步促进积极家庭关系的养成。通过家庭关系构建积极的家庭教养环境,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力量、积极人格和美德,有利于大学生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积极的行为准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2.构建积极的学校育人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校园环境建设关乎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积极的学校育人环境能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中。学校育人环境一般包含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层面。第一,营造积极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与功能展现学校的物质环境,传递学校的价值理念,尤其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校史馆、活动中心、文体中心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注重校园物质环境在文化层面的展示,同时做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营造和谐共生、勃勃生机的校园生态环境。第二,营造积极的校园精神环境。结合校风和学风的建设推进优良教风、班风和舍风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认知。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现实需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构建积极的社会服务环境。
人的积极体验、积极品质和社会系统的联系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社会制度、文化意识等对人的发展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社会服务环境的构建不仅需要教育者一方的积极努力,同时需要政府、社会舆论、社区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作用。政府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建民主、文明、法治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植的沃土;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者和推动者,要积极承担使命和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面典型,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社区是社会环境的微缩展示,要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平台,发挥社区实践育人功能,在实践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晶,胡浩.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fgfy26a9e60a182049e2b99f355c18997cf8hnkcofqcx9b6v65cn.fffg.res.gxlib.org.cn//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3] 郭博文.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8.
[4] 杨君慧.让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携手同行——由《锐角和钝角》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3(2):90-91.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6]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7] 吴昊,王会珍.试论积极心理学观照下的高校幸福教育[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6):132.
[8] 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49.
[9] 倪尔妍,赵鹏飞,等.新时代高职个性化教育:现实诉求与未来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