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品格形成的实践研究

ads

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品格形成的实践研究

郭晓凤

虞城县惠民小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观。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问题,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形成,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品格形成;传承经典

近几年来,由于流行文化、网络、智能手机文化的盛行,抖音、短视频、网络直播的海量信息冲击,使广大小学生在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行为出现了扭曲或迷惘,如何从生活、学习中寻找品格教育的素材和契机,来矫正学生的思想,丰丰富学生的头脑,促使其品行行端正良善,行为文明规矩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8 年 9 月 25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旨在营造“亲近经典、承续传统”的良好氛围。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习近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传统文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学习习与继承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问题,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形成,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在课堂上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材有机结合

传统经典作品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根据教学要求和课堂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巧妙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课堂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古诗词,可以说每册课本中都有出现,或者景,或者记事,尤其是借景抒情最为大家常见,孩子们在感受经典,学习经典的同时,受到思乡情、离别情、爱国情等情感的熏陶,培养了高尚的家国情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内容,都是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画面――《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同学们在品味经典故事的同时,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镇定自若;武松的豪爽直率,有勇有谋;石猴的活泼可爱、敢作敢为;宝玉的随和宽厚而又天真率直……随后,单元训练出现了《我们都来演一演》《读后感》《快乐读书吧》,都是对这些传统经典文化的反刍,孩子们在表演中揣摩人物心理、重塑人物形象;在读后感中重温经典故事、感受人文情怀。四大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学中的瑰宝。暑假时间长,孩子们自由安排的时间多,微信学习群中,孩子们统一按次序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悟做人道理,塑高尚品行,让传统经典文化由课内延伸课外,一切都水到渠成、相得益彰。

二、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浸润传统文化经典

传统经典文化闪耀着古代智慧和历史光华。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让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校园壁画是我们虞城县画家宋青云手绘的24孝图,栩栩如生的人物,感人肺腑的孝道,时常让孩子们驻足欣赏,互相讲述着其中的故事;楼梯口有孔子的经典语录;楼道旁有叙事诗、说理诗、爱国诗、边塞诗;教室内有名人名言、励志警句;学校还创建有文化长廊,,一楼是《弟子规》传统文化;二楼是《中华古诗词》经典文化;三楼是《二十四孝》孝道文化,学生无论是在教室内,还是在教室外,都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

每逢传统节日,每班都会召开相应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有哪些习俗?特别是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以此为契机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敬老爱老教育和感恩教育。

我校积极举办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校园运动会、读书会、诗社、美食节等,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氤氲中。虎虎生威的武术操、刚柔并济的太极功夫扇、紧张激烈的拔河比赛;“传送经典,爱我中华”、“传承孝道,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经典”“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诗词朗诵大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主题美食制作比赛;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国学大师讲座,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化解了父子矛盾,拉近了亲子关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

三、打造校本课程,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虞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人才辈出,是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仓颉造字之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历代诸多名人如司马相如、 李白、 杜甫、苏轼等都曾来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现存有仓颉墓、商均墓、伊尹墓、木兰祠等名胜古迹。特别是木兰文化,厚植于每个虞城人的心中,男女老少都会吟唱《木兰诗》,讲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我们注重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地方,立足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展现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渠道的渗透,如实地参观、作文征集大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既丰富了课堂内容,积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学生思想品格的良性发展。

我们学校每日早晨有20分钟经典诵读时间,学生吟诵诗诗词,教师对诗词进行讲解解书,共同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在教师中开开展了《孝经》、《论语》等诵读活动,每天早上抽出二十分钟集体诵读,丰富教师传传统文化功底的同时,也让老师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提高认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知行合一”,你我同行。

传统文化是在中国5000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势,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为孩子提供文化滋养,而且融汇其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孩子的成长都有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他们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大量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孩子们学习、吸收、运用了这些杰出传统文化后,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对他们性格的塑造会更加有利。

注:该文章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品格形成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20YB1281)成果性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兆兵.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语数外学习,2018.(6).

[2]王卓.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育现代化,2018.(6).

[3]赖申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初探.当代教研论丛,2015.(9).

[4]梁守志.传统文化与学生品德的养成.新西部.2007.(12)

注:该文章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品格形成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20YB1281)成果性文章。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1-30 14:51
下一篇 2020-11-30 16: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