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生态学视角下鄂伦春族舞蹈的发展与变迁
摘要: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与舞蹈关系;着重舞蹈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生态现象;注意人类舞蹈与社会文化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本文追寻着舞蹈生态学研究的
方向,对不同时期的傣族孔雀舞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力求弘扬新时代文艺理论下正确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孔雀舞;舞蹈形态;变迁
鄂伦春族斗熊舞是最典型的传递鄂伦春族文化的民间表演性舞蹈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斗熊舞不断吸收,逐渐成长,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发展中日益变化着。本文将通过对鄂伦春族斗熊舞的舞蹈形态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环境对于鄂伦春族斗熊舞发展所产生的变化体现进行论述。
一、形态特征的提取
鄂伦春族是一个居住在亚热带山林里的民族,由着自古以来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拜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鄂伦春族先民对其形态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模仿。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孔雀在鄂伦春族人心中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它的温润儒雅、优美灵动与佛教追求的至善至美、脱俗空灵的境界相合,从而创造出了赋予民族性格及独特审美意趣的鄂伦春族斗熊舞。我将通过对“舞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从如下的几个因子去试分析鄂伦春族的斗熊舞。节奏型。鄂伦春族舞蹈表演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节奏多用连续不断的3/4拍,重拍向下。步伐。鄂伦春族的步伐很多,有如跳踢步、摆步、点步、提蹲步等等,基本都以膝盖均匀的屈伸动律来带动身体舞动,且多是重起轻落,慢蹲快起。从时域上来说,其变换频率是随着节奏的转换而转换的;从空域上来说,步伐的运动幅度小,多展现平稳的舒缓、安详的动律。典型舞姿造型。即“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融合。三道弯是鄂伦春族舞蹈的基本姿态,是模仿孔雀的神态而创衍出的舞蹈动作,是身体、手臂乃至腿部都是三道弯的特殊造型。一顺边则是由于鄂伦春族人民生活地域上的农耕活动影响而来的。它们体现在鄂伦春族安详、舒缓的动律之中,是孔雀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特征的形象化姿态。这些因子无一不说明了斗熊舞带有浓重的鄂伦春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现呈现出来的形态亦是对传统斗熊舞的传承与发展,其丰富的动作语汇和形象表现都深深地打动着观赏者。
二、民间向舞台艺术的升华——对斗熊舞的经典剧目分析
舞蹈形态的变化因素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但其变化往往能体现出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民是如何不断的创作着表达自我审美情趣和民族意蕴的以孔雀为主题的舞蹈作品呢?下面,我将逐一对其进行简述。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斗熊舞》
金明老师根据传说而引发的创作“孔雀跳舞”的动机,从塑造美丽的女性孔雀的舞蹈形象出发,以温婉的鄂伦春族女孩来诠释舞蹈的内涵,展现孔雀内在的优雅高贵,着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动作由刚转柔,形式由实转为意,利用女性孔雀的舞蹈来传达鄂伦春族孔雀和女性之间的美的联系。为了配合形态上的变化,在不脱离民族传统的体态舞姿造型及动律上,加入了芭蕾舞的元素,以深入理解民间舞蹈的基础,提炼民族性格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了传统鄂伦春族女性柔美、善良的气质。
2.文革结束时期——《金色的斗熊舞》
这一时期,恶劣的文化环境使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编导的创作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舞蹈只是服务于政治的一种手段。十年的动乱之后,为了表达出对“重生”的喜悦,渴望美丽历经磨难后的再次绽放,由此,刀美兰老师与刘金吾老师共同创作了鄂伦春族女子独舞《金色的斗熊舞》。这一时期,编导们还是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以民族生活语境为创作主体,汇集了鄂伦春族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斗熊舞精华,从斗熊舞的习性出发,安排了“苏醒、嬉戏、飞翔”三个部分,塑造了重振羽翅的斗熊舞形象。舞蹈抛弃了民间原始中沉重的道具,打破了原始的表演形式,着重于情感的表达,开创了女性斗熊舞者的新时代,向世人展现了更柔美动人的斗熊舞,是对传统斗熊舞的高度升华。
3.改革开放时期——《熊之胆》
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思潮和涌入的先进外来文化,使舞蹈作品更多展现的是人物内心的情感与精神的刻画。编导们追求着对形象地塑造《熊之胆》与传统的斗熊舞不同,她表现的虽然也是斗熊舞,但却是从斗熊舞的灵性出发,超越简单的对舞蹈动作的模仿,表达对生命的感悟,通过指尖的灵动与新生的三道弯造型,赋予了斗熊舞全新的、极具现代审美的艺术特征。这种升华,让我们认识到要通过舞蹈去感觉事物,知道事物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风格化动作上,而因挖掘其民族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及意蕴。
4.新时代时期——《碧波斗熊舞》、《斗熊舞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导们一直不断的寻找着适合斗熊舞发展的道路,有些力求创新如《碧波斗熊舞》,有些追求传统如《斗熊舞者》。传统的斗熊舞表演形式是仅限于男子跳的舞蹈,当其以原生的舞蹈形态,运用现代的舞蹈语汇回归到舞台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毛相老师的影子。青年舞蹈演员杨洲将传统的斗熊舞架子再一次套在了腰间,用刚柔并济、虚实相合的艺术手法传承与发展了传统的“男子架子斗熊舞”。并加入了符合时代气息的现代舞元素,展现了从道具舞蹈向徒手舞蹈转变的过程,让观众体验到了民族舞蹈的返璞归真。
三、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们努力地探寻着适合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扬的方式,人们形成的新的文化观念和氛围,不断影响着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趣味。但我不禁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理论中对于好的作品所要求的有利于满足人民期盼,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我们是需要不断创新,但我们亦需要的是去传承民族中最优秀最本质的多元形态。民间舞蹈文化为舞台表演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与创作灵感,但当它们以全新的形式回到民间,又对原生或半原生的舞蹈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变异和影响。希望我们能归本溯源、返璞归真地去探索民间舞蹈,在创作的路上不要忘了舞蹈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杨文慧.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的上林壮族师公舞研究[J].黄河之声,2020(06):145.
[2]段海妮.《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的汾西地灯秧歌之顶四门初探[J].黄河之声,2019(17):117.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