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ads

山水画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郭天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市 100875

摘要:从美国的社会和公共项目到私人建筑设计项目,贝聿铭的作品涵盖了世界各地广泛的建筑。设计作品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是贝聿铭的重要设计亮点之一。本文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变化,探讨中国山水画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现代化的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协调关系,如何利用“山水画”语言创造与特定环境相契合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山水画,空间设计,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一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变化

盛唐时期,工艺美术具有华丽、富贵的特色,山水画形式也涉及了华贵之气,青绿山水成为了唐代画坛的主流。基于盛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其艺术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文人雅士利用作画来书法内心的情感,期望达到物与我的统一、情与景的统一、人与描绘对象的统一。王维作品《雪溪图》描画了江边雪景,竹舍临溪,小桥,孤舟,传达了一种风格浑厚、古朴的气势,洒脱、萧瑟的气节。总的来说,唐代的艺术表现,是对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认可与感受,也是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坚持的执着,带给人积极乐观的活力、热情。

宋代山水画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北宋山水画的实画法到南宋的诗意画法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民的。其境界分析为形式层次的物境、审美层次的情境和观念层次的意境。由于南宋文化中“内向”的影响,人们更加重视“内向”与艺术的自我表达关系,建立了新的自我表达方式。古代书画家通过绘画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自然景物上,这种绘画以情感和哲理的形式,体现了文人墨客的笔墨情趣。

元代时期,特殊的政治背景和长期赤字的经济基础导致文人无心朝政,追求精神的自由。元代对于山水画的审美标准主要是“心中山水”,追求隐逸世界。文人山水画和中国艺术传统中独特的“隐逸世界”得以建成,集中体现在创作者与作品的精神被强化,艺术的功能和规范被削弱,隐逸精神确立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核心精神。

明代山水画风格多样,无论是宫廷绘画还是文人画,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前期画家大多追求道法自然,后期转向追求内心的想法。这一转向实为对前代山水画发展主流的重复,而重复的终点则是明末山水画中点景小人的缺席,这标志了主流的终止。当文人山水画发展到明末,寻道者意象的缺失,使中国山水画的意指系统被解构,艺术史的主流遂于明末消散。

到了清代,山水画逐渐失落,没有了以往得主流地位。对于传统山水画的传承,出现了许多分支;清初以来,中国山水画之路逐渐停滞不前,山水之路开始受挫、隐匿。模仿前者的正统景观、新兴僧侣景观、个性化创新景观、世俗文化的士大夫景观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 山水画元素在中式园林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重视画面感,中式园林将诗画作品的意境趣味带入进园林景观的创作中,以巧妙精致的技法,打造现实景物的画面感。画面的主要层次表现在山水、花卉、亭台楼阁的审美多样性、叠山的自然趣味、水的生态魅力、植物的宜人心境,共同营造出园林突出的审美意境。

从秦汉时期建筑群的“贵族气势,宏伟壮观”,南北朝时期崇尚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宋朝成熟的造园经验,再至明清时期的“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精神。基于中式园林不断的完善变化,它与创作者的身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山水画源于自然,再现自然,园林的设计与山水画的创作有着共通的关系。山水画是文人寄托自我精神,追求内心情感的载体之一,结合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及自然环境的渲染,从而创造情景交融的作品。

关于当代有关园林设计的基础上,整体环境的营造需要掌握自然山水的意境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山水画中诗、画、感受的意境融合,以及以人文本,崇尚自然,尊重现代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趋向。中国山水画是一种在具体与抽象之间通过手绘滑阀创造出来的绘画形象。园林设计中们需要注意不同部分的层次关系,主体育客体的平衡和衔接问题,依据相应的韵律组织景观与建筑的关系,把握各个空间的组织与过渡,尤其也要注意边缘的设计,呼应游客在园林中的游玩体验,使时间、空间、人在游玩过程中的体验达到一种时空复合,融为一体的大的整体。

三 苏州博物馆对山水画元素的设计应用

苏州博物馆坐落在拙政园旁边的古建筑群中,由于涉及在历史建筑群众,具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趋向,最后苏州博物馆的风格在中式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设计手法与形式进行了抽象化处理,将东、西方的不同之处巧妙地融合。结合建筑白墙青瓦的纯洁,中国园林平面的运动感以及室内外空间的互动,方圆几何图形的简约。

贝聿铭认为:“至中国式的居住于庭园,示人以更奥妙的神态,值得特别加以注意。这个与自然相调和的原则,更进一步,又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居室与庭园不当做两个分立的个体,却视为整个组织的部分。”每一个空间的立面设计都对整体的形象起着影响作用,组成立面的因素涉及到雕塑、绘画、平面、装置等等。中式园林中大多在小范围中呈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层次景观,与西方的花园不同,例如凡尔赛花园,是大体量的,不断发现,在视觉上更为直接。

关于选择建筑材料方面,苏州博物馆选择了现代材料“钢”替代了原来的木材。在保留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现代材料的运用使现代设计的形式也不被淹没。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塑了几何形式与山水的自然形态的效果。以苏州白墙青瓦的元素来源,将材质换成菱形的黑色花岗岩,经过雨水的冲淋,映着阳关的照射,颜色会变得更为厚重,富有墨水浸染的效果,使建筑的山水意味更为突出。这种设计手法即尊重了江南高低错落建筑的特色,也避免了采光不足的问题,与周围的民居相协调。

关于建筑的立面方面,苏州博物馆的“窗”在整体的造景与点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多处使用六角形或大型的落地窗,窗户的造型设计汲取了传统园林窗户的形式,在设计手法上更加简约,具有设计感。不管是在窗内向外观赏,还是在室外游走,都能感觉到层次丰富的特点,与中国的山水画特征尤为相似。好比“画中人”的意境。

山水元素在各个部分的景观小品、衔接建筑体中巧妙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现代化山水画卷。每个部分的石头、水景观也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平静的水面倒映古朴典雅的画面,使得山水园林的意味更加浓厚。苏州博物馆的主庭园通过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嘉善、曲折的小桥、八角凉亭、小竹林等展现了中国文人特色的气韵。其中,拙政园一面墙作为画纸,片石为笔,其形状、颜色、肌理成就山水画的墨色深浅,层峦叠嶂的意境。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的传统艺术观念对美的理解,自我的认知以及世界观的诠释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清朝之后,民国时期山水画的图式面临着革新的问题,西方实、透视的引进,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生手法,山水画的表现题材更为广泛、新颖,这一转变影响了对山水画意境的解读方式,山水画与社会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这种借鉴西方审美经验与形式的过程,逐渐地迎合大众审美,学习与研究趋向平民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部分中青年画家尝试新技法、新材料、新工具,给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与氛围,但是也缺失了山水画最本质的气韵,作品越来越同质化,导致传统山水画人文内涵的丧失,缺乏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理解和表达。现代基于山水画的艺术设计创作,应该在承认差异性的认知上,主动求得不同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当代的山水画创作中,应该以广阔的视角看待西方艺术、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要懂得中国的传统艺术观念,不能一味的追求所谓的中国元素这种形式上的创作,对山水画的艺术设计应用应该放在更广阔范畴考虑,在山水画创作中,仪式感的融入使人心怀期望、满足个体的需求,同时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周言,智玉.时代更迭下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百年历程——以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解析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07):222-224.

[2]刘欣.传统文化在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2):13-14.

[3]王树声,高元,李小龙.中国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9(01):27-32.

[4]刘玮.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在现代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1-26 11:14
下一篇 2020-11-26 13: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