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进程及展望

ads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进程及展望

李子坤

身份证 :41140219860530003X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日益强化,农村农业的发展也逐步从“竭泽而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低碳”。为充分全面的利用土壤资源,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土壤环境,党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设计方面给予了科学的规范以及积极的优化。但不可否认,土壤环境的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等,都决定着土壤环境保护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在实践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必须依赖于科学且全面的治理策略,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土壤环境。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进程及展望

引言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依法保护土壤环境,是党中央确定的重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多次对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投稿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人类从土壤中获得足以休养生息的物质财富,没有土地,人类难以生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环境资源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造成土壤污染状况日趋严重。近些年,我国工农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或其化合物侵入土壤造成的污染,目前人们已发现包括镉(Cd)、镍(Ni)、铬(Cr)、锰(Mn)、砷(As)、汞(Hg)、锌(Zn)等大约45种重金属元素。我国受砷、镉、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大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5。据我国2016年农业部监测系统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而使粮食产量降低1000万t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污水灌溉区统计数据得出,我国有大约140万hm2的污水灌溉区,而有64.8%的土地面积遭受重金属污染。污水里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土壤中的植物遭受二次污染。生物体吸收了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汞、铅、锌、镉、铜等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到人身体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巨大隐患,甚至会损害人体的生理器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发展进程

2.1出台法律法规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应当建立和完善保障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顺利进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2016年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项法规都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严格防治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土壤污染法规标准的制定与问责。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控新增污染,分阶段分类别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护土壤质量,防治土壤污染是每一个公民和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2.2创新土壤修复技术

在土壤环境的保护过程中,要充分全面地做好保护工作以及修复工作同步。在土壤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依托于行之有效的保护作业,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防范作用。同时,辅之以完善的修复工作,则能够有效拯救濒临恶化的土壤环境。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卓有成效的创新土壤修复技术。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体系,不断利用他们成熟且高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另一方面,在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做好科学且高效的创新。土壤修复技术在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属地性。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体系更多依赖土壤环境的现实条件来针对性地发挥作用。为此,若盲目引入国外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不考虑土壤环境的实际特点,就容易出现技术滥用的问题。因此,在采用修复技术时,要进行科学的创新以及高效的利用,积极把握技术精髓,积极贴合实践环境。

2.3强化对比性研究实验

首先,在对土壤中同一类型污染物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监测方式以及不同的监测标准来进行相互比对分析,强化监测的效果,确保相应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普遍。其次,对于同一类型的土壤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要进行充分的研究,通过不同条件下的状态比对来完善我国目前土壤监测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对比体系,相应的土壤监测研究结果可以通过对比来提升其可研究性。在进行对比性研究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要选用比较科学的方式与标准来进行比对实验;第二,对于各类不同的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要进行相互交换比对,要记录不同条件下的比对结果。并要及时分析出现这些误差的原因,进而改进相应的比对方法与标准,提升比对性研究手段的科学性。

三、土壤污染防治未来展望与建议

3.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组织管理

土壤保护和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过程,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好长期保护和治理的准备。首先,要深刻认识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性,根据当地土壤环境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工作。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和教育等形式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3.2科学利用先进的治理信息技术

在土壤环境的治理过程中,为有效防范人为治理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漏洞,为行之有效的提升和优化治理成效与质量,应该充分全面的利用先进的治理信息技术,应该精准全面地做好土壤环境的整体治理工作。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在土壤环境的治理过程中,积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够综合全面的优化治理水平。与此同时,积极采用治理信息技术,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以及监测技术等,能够综合全面的研判治理成效,能够明确治理漏洞,还能够加大对土壤环境破坏因素的动态监测以及精准分析。

3.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技术研究

当前,导致土壤污染源也越来越多样化、造成污染的原因也越来越复杂化,如此就增加了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难度,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一方面要对土壤环境的检测和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创新,便于检测到新型污染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治理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环境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另外,也要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研发和生产有利于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设备。

结束语

土壤作为我们资源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重要资源,对我们的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对土壤环境的重视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利用各种技术对土壤环境监测,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土壤环境的污染,一切的源头以预防为主,把预防作为环保中心,可以更好地对土壤环境进行管理,我们一定要在土壤环境监测方面重视起来,在起始部分就把土壤环境污染源掐死在萌芽中,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加大治理力度,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防止土壤中的污染物变质转化,改良土壤,改变现状。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仙,杨丽萍,顾艳琴.公众参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06):113-115.

[2]张真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制度的规范分析与完善路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8.

[3]王璇,郭红燕,宁少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07):864-869.

[4]张雨.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9.

[5]李山.土壤污染问题研究[J].乡村科技,2018(36):120-121.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1-01-14 10:19
下一篇 2021-01-14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