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探析
摘 要: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两种基本的方法,二者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也有其内在的联系。实现二者的整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根本遵循,更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提条件。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试图通过深化课堂改革,夯实整合基础;抓实社会实践,广开整合渠道;挖掘育人资源,优化整合功能;构筑网络平台,拓展整合空间,不断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整合;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bstract: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as two basic method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 and internal relation.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science,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we try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integration by deepening the classroom reform,grasping social practice,widening integration channels; we try to excav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optimize integration functions; we try to build the network platform,expand the integration space,and continuously build a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ntegrating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
Keyword:
explicit education; implicit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tegration;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根本遵循。对于如何改革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知有味”,就要做到“八个统一”,这既是对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总结,也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应该看到,“八个统一”非常具有针对性,如何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避免的话题。“八个统一”其中之一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互为作用,互为渗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与合力,使之互相补充、协调推进,从而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教学目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课程的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森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显性课程是施教者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显性教育,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授课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广为运用。所谓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287具体的讲,它是教育者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学计划,向受教者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传授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的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2]显性教育是根据特定目标,采用正面、直接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它思想观点明确、内容固定、目的清楚、课程体系较为完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是突显教育自身和教育成效的存在感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显性的教育方式,侧重于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和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来审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由此看来,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教育目的直接、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按照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主要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计划地将自己的教育意图直接传达给受教者,使受教者迅速了解教育内容,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意识形态等方面达到其要求。二是教育手段规范、有序。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施教者开展集体备课,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构思,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落实具体时间、固定场所、教育对象,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3]更好地实现课堂内外的和谐融通、互促共进,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和理解课程知识。三是教育效果显著、快捷。思政教育工作者采取面对面说教的方式,按照教学方案直接、有序地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可并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力求在短时间内达到教育目的,突显教育实效。
由上所述,显性教育是直接的、正面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间接的、含蓄的“无形”教育。隐性教育是没有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却对学生的道德与个性培养产生深远影响的全部文化要素的总和。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研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1]287这种方法主要采取隐蔽、渗透的方式,围绕教学主题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施教者可以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和环境,将教育内容隐含在校园文化生活、物质人文情境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和感受,获得灵魂的升华、思想的提升,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相对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教育过程较为轻松,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效果更为持久巩固,它是以消除教育存在感,隐蔽自身存在的教育。由此看来,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教育内容隐蔽、渗透。施教者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只是将教育内容隐蔽、渗透在教育载体中,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投入真情实感,让学生从直观上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亲近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一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二是教育方式平等、开放。施教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各种的教学载体,摆脱对学生的外在束缚,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交流探讨,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与创新,让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去感化和升华。三是教育效果持久、有效。隐性教育无法做到立竿见影,需要久久为功,日积月累,让学生长期浸润在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一旦接受教育思想,必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学生的一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提升教育实效。
可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特点不一,显性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明确,时效性强,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隐性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为青年学生所广泛接受,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深处,起到持久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联系:一是在渗透中相互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显性教育,而施教者又是隐性教育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其较高的政治觉悟、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学识严谨、教学能力强等个性特征,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教育,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发挥施教者的隐性教育功能。而施教者只有将显性教育隐藏于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和熏陶,社会实践才具有隐性教育的意义。二是在运用中相互补充。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虽然教育目的明确,施教者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情况变化来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但主要是“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为学生反感。因此,有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隐性教育,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隐性教育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完成系统性、计划性的理论教育任务,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才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达到教学目的。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整合的三维考量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具有深厚的学理依据,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根本遵循,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整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除了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政治、宗教、文化等层面的交往,无论何种交往,都需要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独立存在,但其个性自由常常被各种社会关系所掩盖。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为丰富,角色不断变换;既有面对面交往,也有网络空间交往;不仅有物质交往,也有精神交往,人们在这种多变的情境中,个性更加张扬,思想更加开放,行为更加独立,思维方式与交往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带来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趋利性,形成以自我满足为核心的利己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这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背道而驰的。由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特征的变化,传统的单一的显性教育已无法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亟需改变,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就需要在课程内容、方法、形式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相促进,实现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内在、必然的规律,它是指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施教者通过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不断提高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过程。主要包括:主客体认同的规律、思想转化递进规律、知行统一规律、物质利益本源规律、综合手段协同规律等具体规律。其中,综合手段协同规律意味着教育者统筹协调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关系,统筹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科课程的关系,统筹协调不同教育主体、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等。这就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学生置于一个完整、动态、立体的教育系统中进行考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方教育资源,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阶段、各层面、各形式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整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提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其中,知识性主要采取显性教育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直接、快捷;价值性主要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灵活、愉悦,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势,如何做到显性与隐性互补、融合,这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担任着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各方主体协同并进,戮力同心,才能良性互动,整体优化。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思政“金课”,就需要把显性与隐性教育互相协调、互补整合,切实解决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方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互补整合,正是教育方法的创新尝试,可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保障。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整合的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方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我们必须统筹协调、互补整合,使二者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融合,达到教育效果的优化,从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模式。
(一)深化课堂改革,夯实整合基础
首先,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隐性渗透。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坚守好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价值观念、授课方式、教学设计、考核方法等隐性因素的作用,有效运用课堂教学、大众传媒等载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影视作品,关注时事新闻,不断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才能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显性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以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其次,注重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进行隐性渗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文社科课程中,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用人文学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教化学生,学生在获取人文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知聆听先贤事迹、经典名句等方式,无形中接受道德熏陶,提升道德修养,增强自身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和德育思想“双丰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注重在专业课程中进行隐性渗透。要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专业课程除了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价值观念的渗透,教师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强化教学管理,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职业理想、道德观念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固化学生的道德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抓实社会实践,广开整合渠道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在高校,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社会,磨练意志,以达到锤炼人、塑造人的教育目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谈到:“教育者必须尽量避免把一套死板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但是他们必须系统地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活动,使学生明确他们形形色色的价值,使之具体化并加以检验。”[6]社会实践是一种隐而不露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隐性教育的影响下,陶治情操,升华思想,提升品德。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实践,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各类社团活动,在实践中去锻炼和塑造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人格,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自身提升与成长;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获取各方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思所学理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增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开展资助扶贫、专业技能、公益服务、环保卫生等社会宣传和志愿服务,不仅使学生和社会公民获取相关信息和专业服务,而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社会认知,提高公德水平。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要做好“幕后策划”,明确教育意图,创设教育情境,优选教育资源,精排教育过程,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升华,从而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完美融合。
(三)挖掘育人资源,优化整合功能
高校拥有丰富和独特的物质文化资源,它不仅是高校精神文化凝聚的基础,也是高校精神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学校要高度重视和深入挖掘育人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整合,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净化学生心灵。一方面,在课程资源上,要建设思政“金课”,就要开展思政课名优教师培训计划,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就要按照“八个统一”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遗迹、英雄事迹、励志先锋等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材系的完美转化,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在文化资源上,要挖掘校园隐性文化教育资源,可以设置具有历史感的人文景观、名人雕像、特色建筑等物质文化资源,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融入到校园的布局和环境中,使学生在校园中有意无意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它以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形式呈现,是学校办学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还可以挖掘校园制度文化资源,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匡定了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明确了学校的办事流程和标准,这种规范性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要增强高校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而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
(四)构筑网络平台,拓展整合空间
当前,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拓展了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而且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抓手。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学生通过互联网在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施教者要积极引导,有效应对,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站、论坛、QQ群、微信群等进行互动交流,利用网络正面的资源给学生以“熏陶”,实施教育活动,让学生随时可以获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要帮助学生辨别真假,分析是非,正确引导学生,从而拓宽了显性教育的空间,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在网络化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平等互动、及时快捷地传递信息,这种双向沟通的方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种虚拟空间交流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引导,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手段,弥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隐性教育的不足,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表达个人看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同时,网络平台的拓展,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及时把控学生的思想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化,促进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重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优势与不足,要立足于高校实际,将其置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中,二者只有互补整合,相辅相成,才能守正创新、协同推进,从而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化,才能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有理想、重技能、讲奉献、敢担当”的青年一代。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增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践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12.
[3] 崔延强,叶俊杨.“八个相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8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5] 王石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方法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8(2):107.
[6]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62.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