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逻辑层次论要
郝佳婧 刘经纬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认知、情感与实践等方面遵循着严密的逻辑层次。厘清劳动教育在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实践逻辑中的内在层次,是有效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具体来讲,在认知逻辑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囊括了“人人都要劳动”的低阶认知、“劳动创造价值”的中阶认知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阶认知;在情感逻辑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蕴着感知劳动乐趣的初级层次、体会劳动光荣的中级层次、厚植劳动精神的高级层次;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包含了注重养成劳动习惯的初级阶段、着重培育劳动技能的中级阶段以及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级阶段。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大中小学; 新时代; 逻辑层次;
作者简介: 郝佳婧,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150040); 刘经纬,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150040);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习近平关于以文化人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研究”(编号:2572020AW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On the logical levels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Hao Jiajing Liu Jingwe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follows a strict logical hierarchy in terms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practice. Clarifying the inner levels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gnitive logic, emotion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is what it mean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In the cognitive logic, it includes the low-level cognition of "everyone must work", the intermediate cognition of "work creates value" and the high-level cogni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in the emotional logic , Contains the primary level of perceiving the pleasure of labor, the intermediate level of experiencing the glory of labor, and the advanced level of planting the spirit of work; in the practical logic, it includes the primary stage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habits, the intermediate stage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skills, and The advanced stage of improving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apabilities.
Keyword:
Labor education; university,middle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new era; logical level;
Author: Hao Jiaj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Liu Jingwe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马克思将“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定位到“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的高度,深刻突出了劳动的重要地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更高立意”[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理论认知日益深刻,践行的具体路向也日益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3]“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系构建、实践路径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过程,在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实践逻辑上展现出了严密的逻辑层次,而认知、情感与实践之间同样遵循着清晰的理路。其中,认知是劳动教育的起始点,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主要作用于学生的理论认知层面;情感是劳动教育的润滑剂,解决的是“爱不爱”的问题,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层面;实践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解决的是“做不做”的问题,主要作用于学生的行为层面。三者之间表现出前后相依、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逻辑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逻辑主要表现为“人人都要劳动”的低阶认知、“劳动创造价值”的中阶认知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阶认知三个层次。
(一)低阶认知:“人人都要劳动”的简单性认知
《意见》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知道人人都要劳动”[5]。劳动教育的简单性认知并不要求学生了解劳动教育更深层次的指向性。在劳动教育认知逻辑的初级层次,学生对于“劳动”的深层内涵往往还不够明晰,但在这一阶段需要让学生对劳动有一个浅表性的认识,形成“人人都要劳动”的简单认知。虽不知其所以然——“为何要进行劳动”,但应当知其然——“人人都要进行劳动”。这种简单性认知的形成主要依靠社会影响。具体来讲,就是家庭、学校等各个场域的灌输、影响与涵养。在学生每天所处的家庭和学校等场域中,学生不断接收到“人人都要劳动”的积极灌输,虽然未必能够形成一个全面、深层、清晰的劳动意识,但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强化,可以对劳动的概念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一方面,这一认知来自家长、老师以及同侪群体的感染和带动,在群体感应意识的作用下,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涵养和熏陶,潜移默化、不由自主地形成劳动意识;另一方面,这一认知可以在学生的具体劳动实践中形成。如,学生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班级完成值日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社会实践等,都可以通过劳动行为强化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浅表性认知,为养成劳动习惯提供基础和前提。在劳动教育认知逻辑的低阶认知阶段,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简单性认知作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进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当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想灌输,主动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班级氛围和校园风气,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的简单性、基础性认知。
(二)中阶认知:“劳动创造价值”的进阶性认知
价值即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认知逻辑的中阶阶段,需要让学生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认知,即认识到劳动具有满足人的主观需要的重要价值。劳动是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基本支撑和前提基础。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类本质就是劳动,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特征。“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人类社会是由多个“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构成的,而劳动对“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起到了支撑作用,不断将人类社会推向前进。劳动是人们获取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金钥匙,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从历史逻辑看,人通过劳动实现进化与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转变。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创造并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要依靠劳动。可以说,离开劳动,人就无法存活;没有劳动,人类社会也会毫无疑问地走向灭亡。就像马克思曾论及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7],更加突出了劳动对于人类的深厚价值意蕴。通过劳动,人能够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和解,也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阶阶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具有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即劳动创造价值,只有依靠劳动才能获得衣食住行等资料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就劳动的重要作用进行过多次论述,如只有劳动才创造财富,追求幸福必须依靠勤劳踏实的劳动等。因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人人都要劳动”的简单性认知的基础上确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进阶性认知,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三)高阶认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宏观性认知
在高阶阶段,要引导学生形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层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进行人才培养所遵循的重要方针,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重要观点。马克思曾提及:“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8]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在这一逻辑上产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而促进人智力、体力的协同发展,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生产劳动是劳动的一种具体表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并不意味着轻视智育。劳动能够培养人、塑造人,是人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而教育就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和塑造人。劳动教育更加确证了人类自身的劳动本质,能够更加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挥,提升人的实践能力。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是一种高度分化又深度融合的关系,两者既不完全等同,也不完全脱离。在劳动教育的高阶认知阶段,学生应当懂得劳动教育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逻辑同构性,应明确劳动的基本指向,懂得劳动的本质即“自觉自由的活动”,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内涵、时代特征以及避免陷入的认识误区等深层认知,在理论认知层面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向劳动实践的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情感逻辑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情感逻辑主要有感知劳动乐趣的初级层次、体会劳动光荣的中级层次以及厚植劳动精神的高级层次。
(一)初级层次:感知劳动乐趣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5]根据《意见》中这一重要论述,要让学生对劳动的乐趣形成真切的感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在获取个人劳动成果中感知乐趣。劳动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劳动成果,能够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在情感逻辑上,要引导学生在锻炼自理能力、承担劳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积极体验,让学生对劳动教育主动趋近。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愉悦感,淡化甚至消除劳动伴随着疲惫或劳累的直观感受。在劳动中,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感受到对自身、他人甚至社会的贡献,亦能确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人才能,体会到享受个人劳动成果的乐趣。二是要让学生在集体劳动中感知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生在与劳动相关的交往实践中与他人相互配合进行集体劳动,共同完成某项劳动任务,不仅可以感受与他人交往的快乐,还能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享受劳动成果的乐趣。具体而言,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亲子之间展开劳动合作,在班级值日以及家务劳动中获得乐趣,形成对集体劳动的愉悦感,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让学生真心喜欢劳动、认同劳动。三是要让学生在受到社会肯定的过程中感知劳动乐趣。要让学生在辛勤劳动中感受到他人的赞许、受到社会的肯定的愉悦感。学生在进行劳动时,往往可以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等正面强化,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进而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在教材的内容中,也对于劳动所带来的乐趣进行了强化。如,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会有关于劳动相关故事的生动案例,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社会对劳动持肯定、鼓励的态度,促使学生对劳动生成悦纳感。因而,在引导学生对劳动的初级的情感体验过程中,要注意凸显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强化,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劳动乐趣。
(二)中级层次:体会劳动光荣
“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5]无论劳动的形式如何、内容如何,只要诚实合法,就是为自身、为社会创造价值,因而是光荣的,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3]在劳动中,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人所肯定,感受到劳动为自身、为他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在中级情感层次,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穿透劳动教育情感逻辑的表层,以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光荣,增进劳动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让学生将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头脑里,融入心灵中,表现在行动上。学生在劳动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增长知识、锻炼智力、涵养德行、淬炼意志等,体会到劳动是可敬、崇高、伟大、美丽的,更易让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在实践中,要以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在学生群体中凝聚思想共识,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激发学生投身劳动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这就有利于解决部分学生畏惧劳动、逃避劳动的问题,降低传统观念认为“劳动低贱”的狭隘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享乐主义人生观等错误观念的侵蚀,让学生在劳动中产生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增进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与趋近感,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破解新时代劳动教育中的现实梗阻。
(三)高级层次:厚植劳动精神
《意见》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5]务必要引导学生破除“重学习轻劳动”的固化观念,将对劳动的憧憬与热爱之情升华为高尚的劳动精神,着力培育学生的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等。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情感逻辑的高级层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厚植奋斗精神。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愈加优渥的新时代,更需要激发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在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中,要注重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而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也能够磨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进而有助于培育奋斗精神。二是要培育学生的务实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意志上的淬炼,练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品质。无论是某一个体的人格完善,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务实精神的支撑和指引。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劳肯干的劳模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谋求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要引导培塑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求真务实的良好品质。鼓励学生在鲜活的劳动实践中练就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秉持积极态度。三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奉献精神。高级层次的精神涵养,需要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大爱精神。在劳动教育的这一情感层次中,劳动的奉献对象不再局限于自身以及利益相关者,已经超越了“我爱劳动、我愿意劳动”的相对简单的情感,而是“我愿意为了更多的人去劳动”,劳动奉献的对象更加广泛,情感也更加深厚。要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趋势的劳动观念,鼓励学生积极为国家、社会、民族甚至全人类积极贡献力量,并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需要之处展现出来。譬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学生群体展现出了高度的奉献精神,深刻凸显了在劳动教育中厚植奉献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3]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侧重培塑劳动习惯的初级阶段、着重培育劳动技能的中级阶段以及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级阶段。
(一)初级阶段:注重养成劳动习惯
在劳动教育实践逻辑的初级阶段,需要发挥习惯的奠基作用,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第一,要启蒙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首先要启蒙学生的劳动意识,增进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为学生的一生做好奠基。要促进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前提条件是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增进对劳动的正确认知,杜绝形成轻视劳动等有失偏颇甚至错误的认知。具体来讲,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以及各个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接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具有针对性、精准性的教育方法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第二,要帮助学生进行适度的重复劳动,促进劳动习惯的培植。在小学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分担家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9] 在有意识地进行学生劳动意识启蒙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投身具体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磨炼水滴石穿的韧劲,从简单的行为重复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人是具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学生只有在日常自理与家务劳动中养成劳动习惯,成年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前提。第三,组织学生适度参加校外公益活动。离开具体的劳动实践,劳动教育就会失去本真。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应当引导学生适度参加校外公益活动。要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给学生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网上和网下的多元学习体验,减少单一的课堂讲授所带来的枯燥感和倦怠感。可对学生进行渠道多样的知识传授、情感熏陶和行为锤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区别地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将校内劳动教育与校外公益活动同步展开,使两者相得益彰。
(二)中级阶段:着重培育劳动技能
《意见》对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5]“提高职业技能水平”[5]的劳动教育要求,在实践中需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专门领域来发展——突出劳动技能教育”[10]。中级阶段的劳动教育应围绕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第一,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社区是进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逻辑的中级阶段,应当引导学生适度参与社区服务,将校内所学的劳动理论知识与社区服务的具体劳动实践相结合,升华认知、学以致用,在社区劳动中增强劳动技能,助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对社区中的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行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适度承担社区环境的清扫、美化工作等,在社区的劳动服务中淬炼意志品质,学习劳动技能。第二,要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是否能够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关涉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劳动教育是一个活起来、动起来的过程,既是体育,也是智育,更是德育。劳动教育不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劳动,但参加生产劳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进行劳动教育需要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例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讲,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择业需求,积极开展实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从事不同领域的生产实践的机会,在生产劳动中逐步适应社会,保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与靶向性。第三,要结合人才培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输送职业型、技能型人才,这就要围绕各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标定人才培养方向。劳动教育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夯实职业技能基础。因而,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要有的放矢,准确对标“培养什么人”的具体目标,培养具有熟练劳动技能和良好职业技能水平的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奠基,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
(三)高级阶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5]要培养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的意识和品质,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围绕《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在劳动教育实践逻辑的高级阶段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富于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要围绕大学生具体的学科专业,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相对接,杜绝“一刀切”、模糊化的劳动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活动。要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进校园”等教育契机,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需求和关注偏好等,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开展劳动教育。同时要丰富劳动教育的新形式,与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对接。第二,要重视创新应用。在劳动教育实践逻辑的高级阶段,需要培养学生重视创新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丰富大学生关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当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教育者可以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形式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应当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第三,要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劳动教育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要以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为导向,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提升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以劳动涵养精神,以劳动淬炼心智,以劳动支撑人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2] 周美云.轨迹·焦点·走向:劳动教育研究七十年[J].当代教育论坛,2020(3):106-113.
[3]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02).
[4] 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02).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
[9]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3.
[10] 武秀霞.“劳动”离教育有多远?——关于劳动教育实践问题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20(3):114-121.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